地质科学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CA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0.7555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 地质构造学、岩石矿物学、水文与工程地质、沉积学、数学地质、同位素地质、地热等方面的论文经验介绍等。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除SCI外被国外的主要期刊检索机构检索 
ISSN:
0563-5020
CN:
11-1937/P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29
地址:
北京9825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马福臣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063-1065
    摘要:
  • 作者: 钟嘉猷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066-1070
    摘要:
  • 作者: 马瑾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071-1082
    摘要: 断块大地构造理论几乎涉及地震活动的各个方面:1)地震记录表明不但是强震,大多数6级以上地震也分布在构造块体边界上,构造块体控制了地震分布;2)地震活动规律体现在块体整体活动中.例如,鄂尔多斯...
  • 作者: 杨虎 邓起东 高翔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083-1093
    摘要: 张文佑院士是我国最杰出的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他提出和倡导的地质构造力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及断块构造理论符合当代构造地质和构造运动研究的新方向.断块构造是地球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板...
  • 作者: 邵济安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094-1104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对大兴安岭和燕山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研究,对张文佑先生提出的"断块构造"的力源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大兴安岭中生代不同深度的两种作用同时控制着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即软流圈底辟体上涌...
  • 作者: 张抗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105-1112
    摘要: 断块说形成过程充分表现了张文佑先生广蓄并纳继承创新的治学思路.在1956~1958年主持编纂的1:5 000 000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1...
  • 作者: 孙圣思 嵇少丞 王茜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113-1135
    摘要: 人类有关地球内部物质成份、结构和物理状态的认识绝大多数来自于地震波的资料,而地震波资料的正确解释又离不开岩石地震波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地壳和地幔岩石的地震波性质和各向异性是当今世界地学前...
  • 作者: 张忠杰 田小波 陈赘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136-1150
    摘要: 本文综述了我们在青藏高原东缘实施的垂直切过龙门山断裂带宽频带地震探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复杂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四川盆地西缘莫霍面深度为58 km与40 km±,在...
  • 作者: 刘树根 刘顺 曹俊兴 李智武 王国芝 邓宾 邓斌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151-1180
    摘要: 位于扬子陆块和松潘陆块过渡带上的龙门山造山带,是在印支期中国大陆主体拼合和秦岭造山带形成过程中开始发育、燕山期陆内构造活动中继承发展、喜马拉雅期印-亚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遭受改造并定型的...
  • 作者: 丁旋 刘豪 张振国 方念乔 魏华玲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181-1198
    摘要: 东北印度洋存在两种典型的深水沉积序列,它们分别分布在孟加拉深海扇与东经90°海岭.深海扇以浊流沉积和半远洋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组份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直接剥蚀的物质材料;海岭以远洋沉积作用为主...
  • 作者: 刘少峰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199-1212
    摘要: 动力沉降是动力地形的一种,即动力地形低.动力地形一般认为具有两种成因,一种为与超大陆集聚和分散有关的动力地形,另一种为与大洋板片俯冲有关的动力地形.大陆边缘动力沉降的模拟已经提出了不同的动力...
  • 作者: 孟庆任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213-1226
    摘要: 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降机制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个合理的模型必须解释柴达木盆地的两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心主要位于盆地中部;2)是什么动力学过程导致盆地发生最大幅度超过15...
  • 作者: Gaudemer Y Tapponnier P 丁林 刘静 文力 曾令森 谢克家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227-1255
    摘要: 利用高精度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定量勾画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尺度地形地貌的特征.分析表明,高原东南缘地貌特征为"负地形",即海拔高程与地形坡度,与地形起伏度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与高...
  • 作者: 孔屏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256-1265
    摘要: 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不像其它边缘,这里坡面非常平缓,这上面发育的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金沙江的主支流河谷保存着大量的湖相沉积--昔格达层,我们通过宇宙成因埋藏年龄...
  • 作者: 王二七 苏哲 许光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266-1288
    摘要: 尽管大陆只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但是人类生活在大陆上,大部分资源也来自于大陆,因此大陆构造研究有特别的意义,我国的地质前辈们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陆壳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因此大陆构造要...
  • 作者: 丁林 刘德亮 张利云 张清海 杨迪 蔡福龙 许强 钟大赉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289-1311
    摘要: 碰撞带前陆盆地的建立是大陆碰撞的直接标志和随后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忠实记录.本文对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前后发育在拉萨地块上的冈底斯弧背前陆盆地,同碰撞产生的雅鲁藏布江周缘前陆盆地,以及碰撞后陆...
  • 作者: 刘小兵 刘小汉 周学君 李广伟 琚宜太 韦利杰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312-1326
    摘要: 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蛇绿岩套出露状态可分为3种类型,如在岗仁波齐和白朗地区完整出露大套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层状堆晶岩,辉绿岩质岩席、岩墙,以及层状深海沉积建造.而在仁布地区的蛇绿岩露头规模迅速...
  • 作者: 张力 朱光 牛漫兰 王勇生 谢成龙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327-1342
    摘要: 近年来在郯庐断裂带内获得了大量的同位素年龄,为了解该断裂带的演化规律与相关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制约.该断裂带早期走滑构造带内给出了238~236 Ma的白云母40Ar/39Ar变形年龄,指...
  • 作者: 付碧宏 时丕龙 贾营营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1343-1363
    摘要: 大型走滑断裂带对调节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后产生的陆内构造变形和地貌生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沿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康西瓦和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发育的错断地质体、...
  • 作者: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前插一-前插四
    摘要:
  • 作者: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封2
    摘要:
  • 作者: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封3
    摘要:

地质科学基本信息

刊名 地质科学 主编 钟大赉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0563-5020 CN 11-1937/P
邮编 100029 电子邮箱 dzkx@mail.igcas.ac.cn
电话 010-82998115 网址
地址 北京9825信箱

地质科学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2. 除SCI外被国外的主要期刊检索机构检索

地质科学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