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66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

汉语史学报

HAN YU SHI XUE BAO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ISSN:
978-7-5444-3146-0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310028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出版文献量(篇)
66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黄征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11
    摘要: 本文列舉了許多具體的例證,從敦煌語言文字學的性質到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分别作出概括與分析,尤其研究方法下面又分十個小點詳加論述,對於初入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者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作者: 許建平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2-19
    摘要: 傳世及新出土之南北朝隋唐碑誌,數量極多,匯集這些材料的專書也已出版多種.這些碑誌中,蕴藏有極其豐富的中古時期産生或盛行的詞橐,其中大多并非赓被關注的俗語詞,而是傳統意義上的詞橐.但是碑誌語詞...
  • 作者: 劉廣和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0-26
    摘要: 漢語語音史有兩種分期:宏觀分期和中觀分期.分期的决定性因素是各期語音的差别.中古音有明顯的語音特點,可以跟上古音近代音區别開.語音史分期工作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 作者: 張渭毅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7-37
    摘要: 本文對清代以來有影響的、有代表性的中古音分期意見蕳要地做了客觀的評述和總結,展示了中古音分期的總成績,(提)出了各家的分歧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解决問題的途徑,主張中古音是魏晉南北朝隋初唐中唐...
  • 作者: 儲泰松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38-42
    摘要: 毗嵐又譯作隨藍(嵐)、旋藍(嵐)、惟嵐等形式,本文通通考察這些形式在佛典中的更替流變,指出“毗嵐”對音混亂的原因,是由於佛典流傳過程中的文字變異以及某些語音變化所致.
  • 作者: 張潔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43-48
    摘要: 本文通過對《切韻》以及與《切韻》時代相近的一些重要反切資料中輕重唇音混切的實質進行全面考察,指出所謂的輕重唇音混切,實質上是輕唇字大量地作為重唇字的反切上字,而重唇字很少作為輕唇字的反切上字...
  • 作者: 楊軍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49-53
    摘要: 本文考察了經籍音義中的相關材料,指出“義同换讀法”的使用濫觴於漢代,而在魏晉經師的注音中出現最多,唐代何超的《晉書音義》中“(殷)音卵”等,則應當是這種方法較晚的用例.從而將“義同换讀”的起...
  • 作者: 柳士鎮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54-61
    摘要: 從東漢至隋是漢語史上的中古時期,近年來中古漢語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中古語法在継承上古語法的同時,詞法與句法中均有較為顯著的淘汰與新生.這些變化耩成了中古語法的重要内容,並為近代漢語語法的進一...
  • 作者: 王邦維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62-64
    摘要: 本文指出漢語中作為專有名詞的“語法”一名最早的出處,同時試圖從漢語史研究的角度蕳要說明其出現的背景和意義.
  • 作者: 胡敕瑞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65-74
    摘要: 本文以“爾許”的溯源為主網,兼論中古其他幾個指别代詞.全文共分四個部分:一是評述已有關於“爾許”來源的觀點;二是論證“爾許”的源頭是“爾所”;三是論述“爾所”形成的兩種可能;四是概括的四點小...
  • 作者: 楊榮祥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75-82
    摘要: “殺”的語義特徵的典型表現是:工具/手段——兵器;動作——刺、(擎)等;結果——生命結束;受事對象——人/動物,其抽象、概括義是“導致對象生命結束”.這說明“殺”的意義既包含動作,又包含結果...
  • 作者: 朱冠明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83-88
    摘要: 以“持”作為處置標誌的“持”字處置式在中古譯經中較為常見,且具備義、狭義兩種類型.“持”的語法化經歷了“把持”動——“工具”介——“處置”介這樣一條途徑.“持”字句的高度口語化以及“以”字句...
  • 作者: 張美蘭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89-101
    摘要: 《逆臣録》記録的是明代洪武年間(1393)逆臣的供詞,是考察明代口語的重要白話文獻資料.首先這部書年代確定可靠,因而提供了明確的時間坐標,同時這本書是訴狀供詞,審訊記録,類似談話記録式,采用...
  • 作者: 黄錦君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02-107
    摘要: 本文在對二程語録中用作人稱代詞的“某”和“賢”進行窮盡性搜索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二者在二程語録中的使用情况,并與相關語料進行比較,指出二程語録在人稱代詞使用上的特點,為近代漢語代詞的系統研究...
  • 作者: 王明華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08-113
    摘要: 本文論述了《金瓶梅詞話》中可能補語句的多種形式類型和語義、語法特點,還討論了可能補語發展變化的規律,認為漢語補語發展變化的根本内在動因是意義,而不是像某些學者所認為的是形式對稱這一原因推動了...
  • 作者: 劉曉紅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14-124
    摘要: 同義詞判定的實質是從言語作品中將構成同義關係的詞一一確定下來,然後確定它們在同義組中的地位,因而判定同義詞要根據同義組成具在言語作品中的使用規律來進行,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結構組織關係在此過程...
  • 作者: 楊雲 池昌海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25-129
    摘要: 本文全面描寫了《史記》中“死”義詞語群的構成、分布狀態,以期較為系統全面地認議此類詞語在秦漢時期的基本存在狀態,并類示它們與戰國時期該群詞語在多方面的差異,最後對該群詞語的詞彙學屬性進行了蕳...
  • 作者: 齊冲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30-143
    摘要: 本文通過對313個音譯佛經詞的分析,對論了梵漢對譯中的省音現象及其規律.在對省音詞進行全面、系統的分類以後,作者根據一些語音原理和規劃對最主要的省音現象作了解釋并参考現代漢語中一些音譯詞進行...
  • 作者: 徐時儀 梁曉虹 陳五雲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44-153
    摘要: 自東漢末至唐代,漢語中增加了不少源出古印度和古中亞語言的詞語,佛經音義對此亦有記載,本文就其所載劫波育、劫貝、劫波婆、波毓、迦波羅、吉貝、古貝、妬羅綿、蠹羅綿、兜羅綿、堵羅緜、兜羅貯、懦奢耶...
  • 作者: 李維琦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54-158
    摘要: 本文討論了佛經語詞八條,是筆者近些年從事佛經語言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 作者: 吴金華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59-174
    摘要: 本文討論《三國志》語詞五十多條,是筆者最近幾年來從事中古漢語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 作者: 劉百順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75-183
    摘要: 漢魏晉南北朝史害卷帙浩繁,部頭巨大,佔這一時期文獻的相當比重.雖然其作者和所記内容時代不一,口語程度比同期漢譯佛典、小說、詩歌較為遜色,但仍是研究這一時期詞彙的重要語料.本文考釋史害語詞十五...
  • 作者: 李建國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84-190
    摘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中古時期因佛學東傳、異族入主中原、南北分治、人口(遥)徙造成了中外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同存共處,交融互動,從而促使主流學術文化由漢代的經學一統變為以儒學為正宗而...
  • 作者: 華學誠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191-199
    摘要: 《通俗文》為東漢服虔撰,宋以後亡佚.《通俗文》與《爾雅》、《方言》、《說文》都有不同:如果說《爾雅》總的特點是“古”,那麽《通俗文》總的特點則是“今”;如果說《方言》總的特點是“方”,那麽《...
  • 作者: 顔洽茂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00-206
    摘要: 《大正新修大藏經》是漢文大藏為數不多的外國版本之一,從文獻、語言角度而言,《大正藏》值得平議之處有二:一為校勘,二為句讀.本文以《經律具相》為例,以《大正藏》與宋元間《磧砂藏》對勘,以明後出...
  • 作者: 馮瑞生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07-210
    摘要:
  • 作者: 俞理明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11-215
    摘要: 本文根據“娘”在各時代的不同用法,以及它與“郎”在不同時期的共時關係,討論稱女性的“娘”一詞和它的字形的來源和演變,認為它是“女郎”的合音,并在一千多年的曆史中和“郎”保持着大致平行的發展....
  • 作者: 蘇杰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16-218
    摘要: 本文從校訂《三國志》文本、匡補《漢語大詞典》、注釋《三國志》疑難詞語的角度,對《三國志》中的幾個詞語進行考釋.
  • 作者: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219-222,226
    摘要:
  • 作者:
    刊名: 汉语史学报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前插1
    摘要:

汉语史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汉语史学报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5444-3146-0 CN
邮编 310028 电子邮箱 hyshi@zju.edu.cn
电话 0571-88273589 网址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汉语史学报评价信息

汉语史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