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23
总下载数(次)
2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Mingsu Dianji Wenzi Yanjiu

该刊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学刊,以反映中心及中心以外有关专业最新、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内外学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为目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俗学、民间文学、典籍与文化、文字音韵训诂学、词汇学等,以及学科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边缘学科和新课题。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ISSN:
978-7-100-10190-5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710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3
总下载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史培军 王静爱 王颖 苏筠 董晓萍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17
    摘要: 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建设中,加强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据近年调查看,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多灾接踵的环境中,由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足,已造成政府...
  • 作者: 于鲁·瓦尔克 董晓萍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8-28
    摘要: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爱沙尼亚拥有不平凡的民俗学史和丰富的民俗学成果.爱沙尼亚于13世纪受德国和丹麦的统治成为基督教国家,同时也建立了与欧洲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联系.迄至19世纪初,启蒙主...
  • 作者: 史玲玲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9-45
    摘要: 就业是人的城镇化的核心和前提,但是有就业不一定就有生活.由于制度性约束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不能凭借职业进入城市社会分层体系,在改变身份、获得与本地市民同样的职业报酬水平、建立完整的家庭生活、...
  • 作者: 韩格平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46-56
    摘要: 黄溍是元代知名文人,为官清白正直,作文渊澄深湛,享誉当世.今择取宋濂、危素、杨维桢等人所言黄溍事迹,辅以黄溍自撰诗文,略述黄溍生平事迹,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黄溍其人其文.
  • 作者: 丁喜霞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57-59
    摘要: 从汇编类文献的编纂体例、文章内容、成文时间以及不同时代史籍所录不同版本的比勘等方面进行考察,辨明《全宋文》所收署名宋人张齐贤的两篇文章实为唐人张齐贤所作.
  • 作者: 项梦冰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60-91
    摘要: 本文以《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147图“捡”的研究为例,说明词形的恰当分类依赖于本字考证工作的深入,只有把词源梳理清楚了,才能准确地描述词语之间的历史关系,解释性地图的绘制和分析才不会走向歧...
  • 作者: 汪少华 颜春峰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92-99
    摘要: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7册存在校对漏误97处、标点失误39处:乙已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已本错误,因漏校丽从楚本;乙巳本、楚本均误,改而未出校;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
  • 作者: 陆锡兴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00-110
    摘要: 苍颉本为造字者之一,随着秦汉间蒙书《苍颉篇》的流布,苍颉造字观念深入人心.扬州西汉初年的墓葬已有祭祀苍颉的熏炉,东汉《苍颉庙碑》直呼为苍圣,说明汉代尊奉苍颉为神,成为膜拜对象.造字灵感来源于...
  • 作者: 周晓文 李国英 毛承慈 王颖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11-122
    摘要: 汉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汉字本体历史,逐步建立囊括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超大型汉字形体数字仓库——字料库,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BNUZLK字料库系统以储存汉字原始形体...
  • 作者: 张青松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23-132
    摘要: 文字错误还原大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由于不了解某字的造字理据,将正字的某个构件理解为俗字构件,因此将这个构件错误恢复为所谓的正字构件,从而造成俗讹字.第二,某个正字的某个构件经过移位后,...
  • 作者: 黄易青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33-141
    摘要: 上古来母字的意义可归纳为连续、重复、反复、多数以及条状、通灵等相近相通的特征,作为象声词则多表示声音的持续、重复、反复.意义特征与肖声功能的一致性显示了音与义的内在联系和引申规律,由此得到词...
  • 作者: 吕云生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42-154
    摘要: 文章的目的是探讨认知与动词词汇语义结构及句子语义结构的关系.文中采用了在词汇分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义结构分析法.文章认为,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将外部世界各种过程归纳为不同的完形模式,通过选择而...
  • 作者: 王东海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55-168
    摘要: 语文词典的地位在母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大的提升,汉语语文词典正在逐渐实现三个转向,传统词典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需要.我们提出词典分类的三个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五大元功能(查考...
  • 作者: 鲁国尧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69-195
    摘要: 英国哲学家、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的名著《随笔》云:“读史使人明智.”依我之见,我们中国的成语“鉴往知来”四字是培根所言的“读史使人明智”的最好的对应词语.为了“鉴往知...
  • 作者: 包诗林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6-198
    摘要: 30余位学者历时25年编纂的《续经籍纂诂》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承阮元《经籍纂诂》之续,收录自宋代至清末如《诗集传》、《孟子正义》等60余种典籍之诂训,与正编相贯通,集字诂之大成.全书...
  • 作者: 王素敏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9-206
    摘要: 陆德明《经典释文》客观辑纳了巨量的音切,这些音切反映了古今音变和诸家方音异同等复杂的语音事实.分析这些音切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同一字头下的首音以及不同音人的若干反切,语音关系如何辨别?本文在明...
  • 作者: 吴菲菲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07-216
    摘要: “穿”、“戴”在表示动词“穿戴”义的时候,其后的受事宾语常常区分不明.本文从词的本义及引申线索出发,提取“穿”、“戴”的词义特点,分别为“加物于上”和“中空、筒状”,再从历时发展的角度展现各...
  • 作者: 孙建伟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17-220
    摘要: 本文从汉字形音义统一入手,通过梳理义项的分合疏密、求索字形的历史流变、推寻版本的传承递接,结合文献用字实况,考辨了五则字际关系比较复杂的文字现象.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21-229
    摘要:
  • 作者: 何九盈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43
    摘要: 汉语和亲属语言关系的研究,由于一直模仿印欧语系的研究方法,可说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本文提出"重建华夷语系",就是要另辟新的路径,做新的尝试."华"、"夷"只是文化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并非种...
  • 作者: 董晓萍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44-65
    摘要: 民俗学者以往很少研究《大唐西域记》,因为禁区很多.在全球化开放时代,民俗学拓展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对话空间.在新的背景下,《大唐西域记》可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大唐西域记》...
  • 作者: 史玲玲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66-78
    摘要: 流动人口融入问题是涉及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讨论社会融入研究的主要观点,结合社区规划在同样问题上的思考,提出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社区是实现流动...
  • 作者: 黄二宁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79-94
    摘要: 元代科举长期中断,科举恢复后的考试科目中有"古赋"一项.献赋作为展示士入学识才华、表明士人政治态度的有效手段,为有意仕进的南方士人采用.南方士人通过献赋示才、交友、求仕.笔者对元代南人献赋的...
  • 作者: 何莫邪 李国强 蒲芳莎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95-111
    摘要: 本文从"语言产品的产生过程"的角度入手,对《说文》一书的结构体例、训释的特殊性,以及利用《说文》古音信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国外汉学家的眼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
  • 作者: 李国英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12-123
    摘要: 提要:本文选取《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蒲"、"(蕹)"、"(藻)"、"(穆)"、"(兹)"、"(藒)"、"蘛"、"(箭)"、"(苟苟)"、"(莜)"、"(藉)"、"(藕)"、"簸"、"(葉)"...
  • 作者: 罗卫东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24-131
    摘要: 本文依据《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分析金文中"邾"、"(螽)"等形体."邾"、"(螽)"等不同字形,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国族名称.笔者同时联系《左传》、《史记》等文献典籍,梳理前...
  • 作者: 王伟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32-138
    摘要: 在对秦兵器铭文"徒淫"旧释存在问题做补充说明的基础上,结合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简牍、玺印封泥和陶文等出土文献,对垩、巠二字的形体和读音变化做了梳理,厘清了相关诸字在形体和读音上的关系以及讹混的原...
  • 作者: 凌丽君 卜师霞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39-148
    摘要: 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组意义相近的同义或同类单音词,常由具有某一共同语素的词语替代.我们将之称为语素类化,即同义或同类词在语音表达形式上具有类聚性.语素类化可以分为同类...
  • 作者: 刘兴均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49-170
    摘要: "异名同实"是指用不同的名称来指称同样的实物.本文以《礼记》用器类名物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同一用器所使用的不同名称的理据,分析了23组54条用器类名物词"异名"而"同实"现象,经条分缕析,归...
  • 作者: 卢烈红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71-179
    摘要: 本文揭示了黄梅方言中"妈妈"、"老板"的特殊用法,讨论了这些特殊用法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主编 王宁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100-10190-5 CN
邮编 100710 电子邮箱
电话 010-65251255 网址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评价信息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