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

CACSCDEIJSTAJCSTPCD

影响因子 4.4197
《石油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石油及天然气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石油学报》于1980年创刊,重点报道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反映重大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开展学术评论,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国内外石油科技学术交流。主要设有三大专栏,即地质勘探、油田开发和石油工程。 《石油学报》为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在我国石油学术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大...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期刊荣誉:
2002-2005连续四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  2002年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 
ISSN:
0253-2697
CN:
11-2128/TE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724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宋岩 方世虎 贾承造 郭召杰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5
    摘要: 准南地区前陆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活动始于约24Ma,主要形成于10Ma以来,在此期间,前陆冲断带持续扩展,形成现今地表可见的三排褶皱冲断带,其中二、三构造带主要形成于近3 Ma以来.准南冲断带...
  • 作者: 刘池洋 岳乐平 桂小军 梁美艳 王建强 翁望飞 赵红格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6-11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西部中生界顶面上、下分布地层的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中生界之上接受的新生代最老的地层为新近纪的红粘土,这种红粘土分布广泛,厚度较大,自西向东分别覆盖于下白垩统、中侏...
  • 作者: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1,20,42,117,121,132,封3
    摘要:
  • 作者: 刘庆 张林晔 隋风贵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2-16
    摘要: 从成岩作用角度,分析了济阳断陷盆地沙河街组烃源岩力学性质的演化及其对排烃过程的影响.X-衍射和岩石微观特征分析表明,埋藏深度为2500~3000m是烃源岩中两类重要矿物成岩演化的重要阶段.其...
  • 作者: 周波 王毅 郑孟林 金之钧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7-20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1井和中11井的有机质成熟度演化规律分析发现,同处于台盆区的2口探井距离仅约13km,地层演化和构造特征相似,其有机质演化规律却截然不同.对其岩性特征和有机质演化的对比表...
  • 作者: 吴河勇 吴海波 施立志 林铁锋 王卓卓 王始波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21-26,31
    摘要: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
  • 作者: 张聪 朱炎铭 王晓辉 蔡超 袁伟 陈尚斌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27-31
    摘要: 东濮凹陷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厚度大,分布较稳定,其岩性主要包括暗色泥岩(含碳质泥岩)和煤岩.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自沉积以来,遭受了海西-印支期、燕山期...
  • 作者: 吴孔友 曲江秀 查明 赵卫卫 高长海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32-36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东部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这些不整合在剖面上可分为5种类型,它们在地震上具有明显的反射特征.在纵向上,不整合划分为3层结构,每层结构发育着多种岩石类型,在测井曲线...
  • 作者: 侯云东 刘新社 周立发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37-42
    摘要: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具有明显的单峰分布特征,对应的均一温度分别为70~110℃、110~140℃、140~200℃,各温度段均与油气充注有关.在70~140℃温度段,有...
  • 作者: 吴亚生 罗晓容 陈瑞银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43-46,51
    摘要: 根据各种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序列及其面孔率统计结果,恢复了储层在油气充注期的孔隙度分布情况,建立了砂岩层油气输导格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应用实例,利用基于该方法所建立的输导格架,模...
  • 作者: 尚建林 杨学文 高振中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47-51
    摘要: 对准噶尔盆地夏9井区油水分布现状及成岩作用、储集物性纵横向变化规律、构造样式及其变化等的综合研究表明,成岩遮挡是控制夏9井区油水分布的关键因素,准噶尔盆地夏9井区成岩圈闭油藏是一种独具特征的...
  • 作者: 宋一涛 廖永胜 王忠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52-58,65
    摘要: 依据物理性质可将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高硫稠油分为高硫稠油和特稠油,高硫稠油有完整的正、异构烷烃分布,C29甾烷立体异构化参数为0.41~0.54,高于一般低熟油.但仍具有盐湖环境低熟油常见...
  • 作者: 何生 石万忠 陈红汉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59-65
    摘要: 根据泥岩声波时差平直段开始深度点的特殊性,运用库车坳陷内各井的泥岩声波时差平直段开始的深度点估算了构造挤压应力的大小、构造挤压应力转化为超压的比例以及构造挤压对超压的最大贡献率,分析了库车坳...
  • 作者: 古莉 杨庆红 赵春明 闫伟鹏 霍春亮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66-71
    摘要: 以渤海某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缓坡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储层为例,利用以精细地质建模为目的的地震、测井和地质一体化综合研究方法,合理划分模拟单元并定量描述各单元内沉积微相特征;结合相概率函数...
  • 作者: 庞彦明 战剑飞 章凤奇 邱红枫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72-77
    摘要: 综合利用大量铸体薄片及储层物理实验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酸性火山岩储集空间与物性参数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性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气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微观孔隙结构具有孔喉比超大的特征...
  • 作者: 何永宏 李忠兴 王道富 赵继勇 郝斐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78-81,86
    摘要: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现象,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单井产量降低,递减速度加快,稳产难度加大,并降低最终采收率.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进行了物理...
  • 作者: Sihman Marmosuwito 刘合年 吕晓光 吴蕾 张学文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82-86
    摘要: 在油田开发早期阶段,首批开发钻井结束后综合应用地质、电测井和波阻抗反演成果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识别单砂体并确定井间边界,提出了建立单一河道砂体骨架模型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取了有关宽度、宽厚比等...
  • 作者: 沈平平 袁新涛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87-91
    摘要: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层序对比时较难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多种信息和对比手段的小层综合对比方法.在油藏范围内进行短期层序对比时,由于受到各类自旋回沉积、地层侵蚀和缺失、沉积微相空间变...
  • 作者: 刘彩燕 易定红 王西文 苏明军 袁克峰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92-95
    摘要: 周青庄油田小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油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变化的控制.利用等时地层对比技术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相干体技术,研究了断裂分布;综合测井和地震数据进行沉积相反演和沉积相控制下的相控储层预...
  • 作者: 傅秀娟 刘菊 夏静 孙志道 罗凯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96-98,102
    摘要: 花场近临界油气藏具有以下特性:①在近临界区域,当地层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挥发油液相体积随压力的降低急剧减小;而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气反凝析液相体积会随压力的降低而急剧增大.②近临界油...
  • 作者: 刘一江 姚约东 曾大乾 李云波 李开鸿 李相方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99-102
    摘要: 对流体相平衡及高温高压下H2S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表明,在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H2S含量增加缘于原始地层水中所溶解的H2S气体在地层压力降低后部分脱附而进入地层气相中.基于H2S气体...
  • 作者: 曲连忠 沈海超 王京印 程远方 赵益忠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03-106
    摘要: 基于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水力压裂动态造缝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裂缝形态的动态造缝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造缝会在井眼周围形成类似于椭圆形分布的致密带.对于楔形缝及椭圆缝来说,...
  • 作者: 李翠伟 署恒木 黄朝琴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07-112
    摘要: 应用无网格法对油藏中的油水两相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无网络法与以往数值方法不同,只须用节点来离散求解域,而不需要网格.阐述了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无网格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油水两相渗流...
  • 作者: 高德利 鲜保安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13-117
    摘要: 煤层裂缝系统由众多不同类型的裂纹组成,原始裂纹与应力变化产生的新裂纹形成网状结构.煤层气多分支井增产机理在于实现广域面的效应,可以大范围地沟通煤层裂隙系统,扩大煤层降压范围,降低煤层水排出时...
  • 作者: 贺会群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22-124
    摘要: 利用已有的采油平台和平台上的相关设备,研究开发出经济、高效、可靠的可钻调整井钻井装备和相关配套技术.基于力学分析方法完成了可行性技术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完成了设备的总体结构设计,运用...
  • 作者: 何东升 张鹏 郭简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25-128
    摘要: 分析了管道腐蚀缺陷各种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导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的评价公式.将现有的标准归纳为3种基本的准则,即B31G准则、API 579准则和DNV RP-F101准则.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
  • 作者: 佘朝毅 孙万里 李黔 郭建华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29-132
    摘要: 定量分析了气体钻井中气-固两相流对井筒的冲蚀作用.结果表明,冲蚀作用最大的点在井底,这有助于破岩;井口段套管和钻杆的冲蚀作用次之,这是有害的.提出了在环空井口加载回压来控制气体钻井过程中气固...
  • 作者: 卜文平 帅健 王晓明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33-137
    摘要: 将打孔管道的焊接修复结构区分为单开孔和密集开孔两种类型.完成了一组管道修复结构的全尺寸爆破与疲劳实验,测量了修复结构中的应变分布,分析了应力集中、屈服极限压力和爆破压力等因素.结果表明,修复...
  • 作者: 周裕京 屈平 张合文 申瑞臣 胥洪成 鄢雪梅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42-146
    摘要: 根据岩石力学稳定性,探讨了盐穴储气库溶腔的几何形状.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对溶腔的几何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压力拱模型求解了上部溶腔壁的几何参数,利用最危险滑动面模型求解了下部溶腔壁的...
  • 作者: 汪华 罗东坤
    刊名: 石油学报
    发表期刊: 2007年6期
    页码:  147-150
    摘要: 详细分析了石油勘探所具有的实物期权特性、原油价格波动模型以及储层参数和经济因素不确定性对勘探项目价值的影响.根据勘探项目多阶段投资的特性,利用风险中性期望算子和无风险贴现率建立了石油勘探投资...

石油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石油学报 主编 赵宗举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0253-2697 CN 11-2128/TE
邮编 100724 电子邮箱 syxb3@cnpc.com.cn;syxb8@cnpc.com.cn;syxb7@cnpc.com.cn
电话 010-62067137;62067128;62067139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石油学报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2002-2005连续四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
2. 2002年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
3.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

石油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