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炎黄地理

YanHuang Geography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06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9
    摘要: 故宫是古代宫殿建筑杰作,其占地面积超过720000㎡,拥有九千余个宫殿,全部装饰有木结构部件,黄色玻璃屋顶以及蓝白两色石材底座的华丽画作.宫殿沿中轴线排列,两口张开,南侧与北侧呈直线对称.这...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9
    摘要: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经过岁月淬炼,其历史逐渐凝聚为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前来体验。北京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很多,北京故宫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处历史景...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0-13
    摘要: 北京护国寺位于北京市的西城区,是在清代初期有所记载的藏传佛教寺,要追溯寺庙的建立时间则需要往前推进到元朝,期间最初名字应当是北崇国寺,之后在明朝经历修缮之后更名为大隆善寺,而后遭遇火灾又进行...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0-13
    摘要: 北京护国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寺庙中已经有些颓败的千佛殿在建筑特征上与其他的寺庙存在较大的不同,大殿结构可能要追寻到辽代,研究价值很高,但由于千佛殿自身的毁坏程度已经影响了研究,无法妥善确...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4-17
    摘要: 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是晚清时期备受关注的政治场,园林的盛衰昭示着帝王家的起落,园林的变换影缩着国家的动荡.数百年来,颐和园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妙的建造结构而享誉世界,却也因那许多年的蒙耻而饱...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4-17
    摘要: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在其内部构造上,颐和园堪称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在对历史的见证上,颐和...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8-21
    摘要: "四合院"这个名称与其建筑的表现形式密切相关,既就是四方规整的院落里四周都是房屋建筑,将院子围在中间,故得名"四合院".北京城的四合院以其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建筑布局无疑成为了北京独具特色...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8-21
    摘要: 四合院,确切地说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以民用住宅为主。四合院同时也是某种传统文化的象征与传承,使我国的文化精神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2-25
    摘要: 小到牙牙学语的孩子,大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天安门的,天安门似乎已经成了所有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关于国家的印象.天安门气势雄浑,高大的城楼上正中间的门洞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画像,两...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2-25
    摘要: 北京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而且充满敬仰的地方,它是我国国家的象征。天安门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市中心位置,在故宫的南段。在它的周围有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人民大会堂等,它们都是中...
  • 作者: 巴音其其格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6-29
    摘要: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夏末至秋,新鲜的葡萄挂满藤枝.历史上葡萄从地中海沿岸发端,沿着丝绸之路首先传入我国新疆地区,而后广为流传并形成多样的葡萄文化.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新疆是中...
  • 作者: 巴音其其格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6-29
    摘要: 据出土文物佐证,自先秦时期我国新疆地区就有葡萄的实物出现,随着葡萄的广泛种植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以不同形式运用于陶器、纺织品、铜镜中,并由新疆传入中原地区,葡萄文...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0-33
    摘要: 天安门高37.4米,长66米,大门顶部的塔楼有九房宽,五房深.根据《易经》记载,数字9和5相结合,象征着主权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门旁有两对石狮子蹲着,还有两根石柱.毛泽东的画像挂在中央大...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0-33
    摘要: 在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河南北两畔,各放置有朝南背北、身躯雄壮的石狮子一对。据《中国狮子艺术》记载,它们雕刻于明代永乐十五年,石狮子高2.5米,加上底座总体高度超过3米,头顶上有13个疙瘩,按照...
  • 作者: 赵力冬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4-38
    摘要: 一提到南锣鼓巷,大家可能第一个印象只是一个具有特点的名片,但对于那些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却是有很强的吸引力,就像两块磁铁相遇,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胡同的缩影代表.其实这个胡同既有传统...
  • 作者: 赵力冬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4-38
    摘要: 在北京有着很多的胡同,这些胡同不论大小,不但承担着北京具有特殊性的小街大道,还关联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片段,沉淀着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的韵味。有的胡同根据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逐渐转变成具有地方...
  • 作者: 姚瑶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9-42
    摘要: 历史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旅游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大量的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和古街区、古巷、四合院都成为了北京的文化代表.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
  • 作者: 姚瑶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9-42
    摘要: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在建筑上的显著体现就是历史街区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等。在这些建筑中,南锣鼓巷是典型的历史街区代表。本文以该历史街区为例,在阐述南锣鼓巷历史渊源的基础上,以文化产业...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3-46
    摘要: 在古长城的衬托之下,八达岭公园更显雄伟壮观之风,这是充满绿色生命气息的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极大的奉献,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3-46
    摘要: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有“长城脚下的绿色明珠”的美誉,园内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景观资源极佳,同时它也是春天最长、夏日最清凉、秋彩来临最早且最艳、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而这所公园正位于北京北部延庆县境...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7-50
    摘要: 建筑群介绍 故宫拥有现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完美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故宫不仅在建筑技巧和艺术学方面达到巅峰,而且还蕴含着我国古代中庸以及皇权至上等思想.故宫始建于明朝1406年,当时...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7-50
    摘要: 故宫旧称紫禁城,作为明清时期的皇宫所在地,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这里曾居住过24任皇帝,于1925年10月10日被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基于明清建筑和藏品上创立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院,而且还...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1-54
    摘要: 自2019年6月1日起,八达岭长城风景区正式对整个风景区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订系统,每天最多可容纳65000名乘客.措施实施后的四个月里,旅客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没有增加,特别是夏季高峰期旅客数...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1-54
    摘要: 近年来,八达岭特区办事处采取了多项行动,建立了正常的机制,进行了长期的管理和控制,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坚持了领土管理的原则,建立了违反法律法规的长期机制、定期分类、定期管理和控制以及...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5-58
    摘要: 起源 卤煮小肠相较于北京烤鸭、北京涮羊肉这些已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名菜系来说,名头略显单薄,但真正知道卤煮小肠的人是绝不会轻视它的.很多人对它的认识来自于它的"俗",认为它是古代穷人才会吃的食...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5-58
    摘要: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更是美食中心。作为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北京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同时也收纳了世界各国的餐饮文化。在北京有着上十万家的风味餐厅、上万种口味的小吃,...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9-63
    摘要: 豆汁作为北京小吃的代表,其整体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显著地体现出了物虽小,地位高的特点.对于一个老北京来说,豆汁甚至是他们心系一辈子的味觉偏好和记忆. 豆汁的历史背景分析 据有文字可考的记载...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9-63
    摘要: 北京小吃是体现北京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小吃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北京的特色。老北京的小吃虽然在种类上非常丰富,但豆汁在各种各样的小吃中却是独树一帜,不得不提的一种类型。作为一个老北京...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4-67
    摘要: 饽饽的定义和发展 饽饽是旧时北京人对于面食的统称,饺子可以被成为煮饽饽,烙饼可以被成为硬面饽饽.饽饽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满语词汇;二是蒙古人的说法,即在元朝被称为蒙古饽饽,到了...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4-67
    摘要: 北京的糕点行业发展特点较为突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吸收了满、汉、回、藏、蒙等民族食物的精华,融合了南北、荤素、咸甜等特点,形成了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京味糕点”。老北京人也将糕点称为“饽...

炎黄地理基本信息

刊名 炎黄地理 主编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主管单位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邮编 030006 电子邮箱 yanhuangdili@vip.163.com
电话 0351-6080302 网址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炎黄地理评价信息

炎黄地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