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51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1079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Scientia Sinica(Terrae)
曾用名: 中国科学D辑(11-3756/N 1006-9267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CSTPCD

影响因子 1.7419
《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 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期刊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ISSN:
1674-7240
CN:
11-5842/P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717
地址: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出版文献量(篇)
351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1079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吴庆举 张瑞青 曾融生 李永华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00-712
    摘要: 本文利用三重震相波形模拟获得了藏西北地幔过渡带近东西向剖面的SH波和P波速度结构.震源深度偏移波形叠加的方法可验证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三重震相识别的可靠性.研究发现,藏西北过渡带的SH波和P波...
  • 作者: 朱航 杜方 范军 闻学泽 龙锋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13-724
    摘要: SN向小江断裂带与NW-NWW向曲江-石屏断裂带是云南地区两个相邻的活动断裂系统及强震发生带.为了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对地震发生的影响,基于活动构造、历史地震、重新定位的小震、GPS站...
  • 作者: 王清晨 邱振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25-737
    摘要: 广西来宾中上二叠统(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硅质岩可按岩性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钙质硅岩,主要发育在茅口组,第二类为硅岩,主要发育在吴家坪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两类硅质岩具有极低的A12O3与TiO...
  • 作者: 吕君昌 姬书安 张兴辽 徐莉 李明 柳永清 江小均 袁崇喜 贾松海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38-744
    摘要: 豫西栾川-潭头盆地秋扒组陆相地层发现大型恐龙等动物化石,含化石的秋扒组与上覆、下伏地层序列和时代存有争议.通过对栾川-潭头盆地陆相地层野外系统调查,厘定了含恐龙地层-沉积序列及时代归属.研究...
  • 作者: 姚振兴 王卫民 郝金来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745-749
    摘要: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在日本本州东海岸发生了一次Mw9.0级地震.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定位结果,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38.321°N,142.369°E,震源深度...
  • 作者: 张利 方家松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750-759
    摘要: 过去20年间,科学钻探对大洋和大陆沉积物和岩石的研究揭示了地下深部生理和种群都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生命的存在.这些微生物存在于海底1 km以下和大陆3 km以下深度,它们大多在地表生物圈中没有可...
  • 作者: 张涛 林间 高金耀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760-772
    摘要: 本文研究了西南印度洋底地幔热点-洋中脊交互作用与海台、海山形成的关系.先利用板块重构确定了西南印度洋区域中热点与洋中脊相对位置及海台、海山的形成年代,然后通过水深异常和艾里均衡模式计算了相应...
  • 作者: 孙文科 张晶 王武星 石耀霖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773-783
    摘要: 本文尝试利用卫星重力观测资料和震后黏弹性松弛理论研究苏门答腊地区的区域流变结构,为更好地认识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提供依据.利用GRACE卫星重力资料,计算了2004年苏门答腊Mw9.3地震的同...
  • 作者: 唐晓明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784-795
    摘要: 地球表层的岩石介质往往是即含孔隙又含裂隙,这种现象对弹性波传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Biot孔隙介质的波动理论基础上,利用该理论中介质在排水(干燥)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引入裂隙对弹性性质的影响,并...
  • 作者: 杨德彬 王清海 许文良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796-815
    摘要: 华北陆块东南缘徐淮地区侵位于元古代不同层位地层中辉绿岩的系统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中锆石发育弱的振荡环带,具有高的Th/U比值(0.91~6.90),指示...
  • 作者: 冯佐海 廖家飞 李军朝 梁金城 王春增 王睿 黄永高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816-831
    摘要: 南岭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侵位于中晚侏罗世之交的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时期,岩基总体展布方向受EW向特提斯构造域的宜山-全南深断裂等构造控制,而其侵位过程则主要受太平洋构造域体制的制约...
  • 作者: 张保民 王蓉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832-844
    摘要: 对华南地区广东英峰岭、广东徐闻张畴村、海南文昌福基田和福建林地的二辉橄榄岩包体进行了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包体中所有的辉石都含结构水,且所有的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而...
  • 作者: 向忠金 张英利 王宗起 王涛 闫全人 闫臻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845-852
    摘要: 南秦岭“大堡组”早期被认为属于奥陶纪地层.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查明“大堡组”由灰-深灰色的泥岩和粉砂岩以及裹于其间的灰岩、硅质岩、火山岩和凝灰岩块体组成.在灰岩块体中新发现了中泥盆世的牙...
  • 作者: 吴健辉 姚华舟 张仁杰 段其发 牛志军 王建雄 盛贤才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853-864
    摘要: 青海南部长江源头地区的侏罗系十分发育,最大沉积厚度达6311 m,包括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五个岩石地层单元.根据所含丰富的双壳类、菊石、腕足类等化石,将它们的主体部分划归...
  • 作者: 亓利剑 周征宇 周祖翼 黄艺兰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865-872
    摘要: 基于近海各种环境因子的响应,产自中国海南岛沿岸海域的企鹅珍珠贝珍珠层表层发育一组‘螺旋位错’微结构.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由企鹅珍珠贝外套膜上皮细胞组织周期性分泌的有机质多以薄膜...
  • 作者: 刘峰 吕炳全 徐金鲤 蔡进功
    发表期刊: 2011年6期
    页码:  873-886
    摘要: 高演化碳酸盐烃源岩的研究对我国南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为此,选择下扬子巢湖地区发育较完整的茨苔山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开展沉积学、孢粉相和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在古环境重建基础上,探讨烃源岩的形...
  • 作者: DY115-21航次科考队 何拥华 倪建宇 崔汝勇 李家彪 李怀明 杨耀民 王叶剑 陈永顺 陶春辉 雷吉江 黄威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887-889
    摘要: 近年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了多个针对大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的航次调查.自从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中脊49.6°E发现了第一个海底热液活动区以来,已经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海...
  • 作者: 陆其峰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890-894
    摘要: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首发星,大部分仪器是第一次装载.11个仪器[1]中有4个大气探测仪器是数值天气预报同化直接关注的仪器,即,三个大气垂直探测仪器(微波温...
  • 作者: 殷鸿福 胡超涌 腾格尔 谢树成 邱轩 郄文昆 颜佳新 黄俊华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895-909
    摘要: 中国前侏罗纪海相烃源岩评价的难点,在于其通常处于高一过成熟阶段,因而多数传统评价方法不适用.唯一常用的参数TOC(%),在用于评价碳酸盐岩烃源岩时,其下限值在国内尚有争议.本文旨在寻找另一种...
  • 作者: 金之钧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10-926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认识的深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塔河大油田和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地质实例.由于我国...
  • 作者: 张丽艳 张晶 王建民 王桂水 陈志德 陈树民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27-935
    摘要: 喇嘛甸油田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精细挖潜研究中,面临密井网条件下厚度2m以上砂体的边界识别问题,常规纵波地震解释存在多解性,引入转换波信息可增加地震解释的可靠性.基于喇嘛甸工区三维三分量地震...
  • 作者: 周元泽 王卓君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36-944
    摘要: 中部地慢间断面的存在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内部对流过程并对地球化学和矿物物理学的约束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用美国西部高密度短周期地震台网记录的汤加和伊豆-小笠原地区的深震波形资料的倾斜叠加...
  • 作者: 张波 张进江 曲军峰 王晓先 郭磊 钟大赉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45-959
    摘要: 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东缘的新生代碧罗雪山-崇山剪切带出露各类构造岩,其西侧翼主要为片麻岩带,以条带片麻岩、眼球状糜棱岩化片麻岩和混合片麻岩为特征,东侧翼为糜棱岩化片岩带;基于野外构造-组构几...
  • 作者: David R COOKE 周涛发 张乐骏 杨西飞 范裕 袁峰 钱兵 马良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60-971
    摘要: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发育有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和娘娘山4组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的地层.通过对4组火山岩中熔岩的锆石LA-ICP MS同位素定年,得到各组火山岩形成的...
  • 作者: 凌文黎 刘成新 匡华 卢山松 周炼 段瑞春 白晓 邱啸飞 陈子万 高永娟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72-983
    摘要: 扬子克拉通陆核位于湖北西部宜昌和神农架地区,区内出露了前寒武纪早期结晶基底和较完整的元古宙-显生宙沉积盖层.论文报道了对区域内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细粒沉积岩开展系统的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作者: 沈权 肖军 肖应凯 蒋生祥 贺茂勇 马云麒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984-999
    摘要: 报道了我国云贵高原,古生代腕足和珊瑚的硼同位素组成,可用来重建古海洋pH及硼同位素组成.所有腕足和珊瑚样品均利用阴极发光、微量元素B,Fe,Mn,Sr及扫描电镜等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 作者: 万传彪 全成 朱占平 王德海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1000-1008
    摘要: 根据海相和陆相记录定量重建白垩纪大气CO2含量对于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温室气候条件"尤为重要,但目前多个阶段的古植物数据还非常有限.基于气孔指数技术,本文根据黑龙江嘉荫永安村组3个层位的铁线...
  • 作者: 江娃利 谢新生 郭慧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1009-1028
    摘要: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匹配探槽开挖是获取平原区隐伏活动断裂多次活动地质依据的有效途径.本项研究跨唐山市1976年唐山地震地表破裂带实施了3条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及1个大探槽开挖,取得以下3点主要认识:...
  • 作者: 刘健 刘诚 朱琳 王萌
    发表期刊: 2011年7期
    页码:  1029-1036
    摘要: 火山灰云是严重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因素之一.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的火山灰云还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在国际上普遍应用"分裂窗亮温差算法"监测火山灰云的基础上,针对"分裂窗亮温差算法"受气象...
  • 作者: 翟明国
    发表期刊: 2011年8期
    页码:  1037-1046
    摘要: 克拉通化是稳定的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未见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第一期克拉通化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很可能是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主编 孙枢
曾用名 中国科学D辑(11-3756/N 1006-9267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4-7240 CN 11-5842/P
邮编 100717 电子邮箱 geo@scichina.org
电话 010-64015883 网址 www.scichina.com
地址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首届国家期刊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