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中国民族博览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少数民族文化刊物。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主办单位: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ISSN:
1007-4198
CN:
10-1220/G0
出版周期:
半月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徐艺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4,66
    摘要: 傩戏的研究和保护,对于丰富傩戏理论研究、完善傩戏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也能为研究巫傩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相应依据和理论参考,同时对于昭通不同地域及民族的民俗学、民族学、文化遗产...
  • 作者: 胡嘉玮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5-6
    摘要: 施洞苗绣是贵州黔东南地区传统刺绣工艺的代表之一,蕴含着苗族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文化,具有针法细腻、纹饰题材丰富、构图饱满、色彩绚丽等特点.本文从纹饰题材、布局特点、色彩搭配等角度对黔东南施洞苗绣...
  • 作者: 鲁星妍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7-8
    摘要: 现阶段,学界对于哈达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蒙古族起源、藏族起源及汉族起源三种说法.本文从人类学、历史学的学科视角,对上述三种观点逐一辨析,并利用田野调查资料,结合清代旅蒙游记,得出哈达可能并...
  • 作者: 阿各莫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1-12
    摘要: 阿依蒙格是彝族人给儿童祈福、寄托美好愿望的一项古老的习俗,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笔者从康巴彝族阿依蒙格起源入手,分析了阿依蒙格的文化内涵、价值、传承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而通过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
  • 作者: 宋静远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7-18
    摘要: 主题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一个带有特殊寓意的事件.这个事件记忆和传播着一定思想、能量和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人的性格形成.绘本创作可以说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创作范围...
  • 作者: 茹婷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9-20
    摘要: 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独有的.这些独有的少数民族各自都有着丰富多彩且独一无二的原生态歌舞种类,这些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对于独有少数民族...
  • 作者: 张蕾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7-28
    摘要: 纵观古今,博览中外,音乐一直在人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音乐就是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中华上下五千年,而中国音乐起源于更早的新石器时期,在...
  • 作者: 崔巍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38-39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高校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能够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缺乏保护人员的问题,也能够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 田慧雯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40-41
    摘要: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作为一个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近年来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不仅肩负着历史文明的传承,还是人们了解师市和新疆兵团的一个重要窗口.身为一名讲解员,...
  • 作者: 叶海华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60-61
    摘要: 在如今我国文化创建过程中,文化馆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近些年来,有更多的人学习美术,这就需要深入完善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功能,不但需要提高文化馆员工的美术辅导意识,而且需要充分开展文化馆美术辅导,...
  • 作者: 王晨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73-74
    摘要: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幼儿阶段接受古诗词教学将使幼儿受益终身.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及效果饱受诟病成为制约这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多元化的探索中,幼儿园古诗词吟唱...
  • 作者: 周鹏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28-129
    摘要: 中国56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间舞蹈,各民族舞蹈都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简而言之,藏族舞蹈大多节奏柔缓、舞姿曼妙,当然也不乏流畅的节奏和舒展的舞姿.蒙古族的舞蹈具有粗犷、豪放的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呈现...
  • 作者: 王一然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30-131
    摘要: 山东筝派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民族乐器的重要分支,是我国古筝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流派,对于推动古筝乐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筝派中的赵家筝如何传承...
  • 作者: 马绍芸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36-139
    摘要: 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水陆壁画绘制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其中壁画中祈请神祇均可与《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相对应.水陆法会是中国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活动,也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
  • 作者: 刘宁 陈萌萌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40-142
    摘要: 中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代代相传,而传统吉祥图案是其中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艺术形式,是民间、民俗艺术长期积淀的产物,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劳动人民的智...
  • 作者: 刘育红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46-147,185
    摘要: 苗族服饰当中普遍存在一种特有的不完美现象,有些是"留一手",有些是"加一笔".本文采用田野考察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列举翔实的例证,分别探讨这种现象在价值观领域内的哲学意义和对非物质文...
  • 作者: 王媛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48-149
    摘要: 笔者由一篇《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以一个失传的"七女为父报仇"汉画故事为例》的文章受到启发,发现文中出现一处错误.根据文中所贯穿的线索,更加体现了美术史与考古学联系的密切性,汉画像石...
  • 作者: 王开继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68-169
    摘要: 在当代绘画艺术中,水彩画是最具代表性的画种之一,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较为成熟,具备了独立的品格.但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在人们身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当代水彩画也必须要持...
  • 作者: 张新江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74-175
    摘要: 本文对湖州古代瓦当纹样的造型、类型进行综合梳理,并与中原瓦当艺术进行比较,归纳其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发展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实践路径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扬地域文化精粹,为地方经济文化建...
  • 作者: 房小铃 马华杰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76-178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碾玉观音》不是反封建、争取婚姻自由的观点,深入探究封建社会"妇女买卖"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当时的女性形象以及统治阶层对人性的摧残;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
  • 作者: 谭倚云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192-196,240
    摘要: 当前,黎族服饰研究是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热点,学界已有丰硕成果.本文主要从博物馆收藏的黎族服饰文物与工艺品出发,围绕如何进行馆藏研究及展示,从重构黎族服饰的使用者主体观...
  • 作者: 陈哲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03-204,207
    摘要: 2017年底,铁路爱好者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职工培训基地发现一辆老式铁路客车.因车型罕见,其身份引起社会大众和铁路文保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车辆本身着手,参考国内现存的满铁高级客车的...
  • 作者: 李美婷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08-209
    摘要: 博物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记录着人类每一次的革新与突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宝库与智慧结晶.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具有传承城市文化、融入公众...
  • 作者: 余斌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10-211
    摘要: 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对于整个安徽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于工程动工之前就提前进场、全面展开.引江济淮工...
  • 作者: 张立明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20-221
    摘要: 整合优秀文物资源,突出个体优势和群体规模作用,集中连片展示利用,发挥文化遗产作用和效益,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 作者: 王鑫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24-225
    摘要: 博物馆不应该是单纯面向少数人的研究型殿堂,而应该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普及课堂.作为本城市的人文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开展的"博物馆走进社区"活动,增加了市民对博物馆知识的了解,并开...
  • 作者: 丁飞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26-227
    摘要: 安徽博物院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安徽博物院针对原有互动接待服务做出以AR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提升.本文从创新性与社会价值两方面论证...
  • 作者: 高伟宁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34-235
    摘要: 本文对我国当前经典影视武侠作品展现出来的翻拍热现象进行探析,阐释翻拍经典武侠作品的特征,通常会将原著情节、主纲等进行颠覆,导致主题内容趋于低俗化.基于此对翻拍热现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析,发现...
  • 作者: 龚相予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36-237
    摘要: 随着一系列数字手段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博物馆APP与游戏化的跨界结合越来越热门,为大众了解博物馆及其文化价值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本文就以博物馆APP中运用的游戏化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将游戏化应用...
  • 作者: 陈青娇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0年14期
    页码:  245-246
    摘要: 高校作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管理工作中,都要采取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档案管理工...

中国民族博览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主编 王林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主管单位 中华炎黄文化教育研究会
出版周期 半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7-4198 CN 10-1220/G0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10-83204156,57484130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中国民族博览评价信息

中国民族博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