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中国文字研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臧克和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12
    摘要: 相对于汉魏六朝,唐代是在书写媒介发生彻底转换即纸张普遍运用于书写,书写方式正式进入印刷技术通行前夕,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算得上相对集中使用并保存篆文的时期.唐代存在专业书写队伍,具有相当高的篆书...
  • 作者: 刘志基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3-21
    摘要: 近年研究所揭示的先秦出土文献字频状况,成为古文字研究的一种最新材料,在古文字的发展程度、记语方式、专字现象、字词关系、地域差异等研究方面,都足以提供前所未有的独特认识价值.
  • 作者: 李守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22-26
    摘要: 清华简之“(彘)”与秦文字“重”字同形,简文中读为“陈”,其构形与“東”、“重”等无涉,可隶作“(彘)”,为“蚓”之表意字.战国齐之“田”氏出土文献皆作“陈”,“田”、“陈”音近,当是秦汉隶...
  • 作者: 周宝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27-33
    摘要: 本篇是对新出西周早期鲁国青铜器铭文(或称鲁叔四器)的考释,主要以铭文中“(宫)”字作为考释重点,并以此作为立足点,解释了其他关键字词、语句的含义,从而揭示了叔尊(卣)铭文中心内容是鲁炀公命令...
  • 作者: 吴良宝 张丽娜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34-36
    摘要: 本文考证了三件韩、赵兵器铭刻中的地名、职官资料:十二年介令戈是韩桓惠王时兵器,韩国的介县应为秦、汉介休县的前身,该器为研究战国晚期韩国上党郡的北部界址提供了准确依据;五年西余令戈应是赵国的兵...
  • 作者: 董莲池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37-39
    摘要: 本文对鼎铭中一般释为“牧”的形体重新做了考证,认为应该释为“牝”,铭中所用是承袭商代用字之习,表示牝牛.由此对铭文某些内容做了新的解读,提出器主应是“鱻”,所谓公贸鼎应改称鱻鼎.
  • 作者: 张再兴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40-48
    摘要: 块面是早期金文中的常见书写形态,在金文字形演变过程中逐渐消失.其演变的途径可以归纳为线条化和轮廓化两类.本文以定量数据为基础,探讨其演变的过程和特征.
  • 作者: 庞光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49-51
    摘要: “李”字的形声结构问题让许多古音学家很困惑,“李”是来母音,为什么《说文》会称其作“子声”呢?古文字材料显示“李”在上古时代有从来得声的现象,在战国时代的秦系文字中是作“李”形.汉代以来的文...
  • 作者: 禤健聪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52-55
    摘要: 通过战国秦汉简帛文字材料与两周金文互相印证,将楚简读为“卫”的“(戒)”字分析为从戈、“(戒)(谷)”省声,“(戒)”是表护卫义的“卫”的专字.
  • 作者: 谢明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56-59
    摘要: 本文根据相关金文认为伯句簋铭文中的“京”应该读作“粱”,“()”应该释作“施(稻)”,“()”应该释作“(燋)”而不能释作“隹少”,并讨论了其他铜器铭文中与之相关的一些字.
  • 作者: 刘海琴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60-70
    摘要: 甲骨文“寻”字形重在“张开双手持物”,与表双手承托或度量的“托”有内在联系,所持之“物”均可用为丈量工具.卜辞表明“寻”为多由“王”主持的某种活动,且多发生在重要祭祀场所.“寻十俘虏”表明其...
  • 作者: 张振谦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71-76
    摘要: “冠”、“完”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词,但是其字形不见于先秦古文字,这两个字实际上是源于同一个字形“(元)”(古“冠”字).对“冠”、“完”二字的考释,可以解读楚简中的《上博四·采风曲目》“完也遗...
  • 作者: 王保成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77-83
    摘要: 考察“(輩)”字的形、音、义,推勘相关辞例,揣摩上下文意,对比相关字的语法功能,考究诸家之说,“(輩)”字左上所从乃“翼”字初文,该字“从丮羿声”,在西周金文中假作“继”.
  • 作者: 刘洪涛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84-91
    摘要: 本文由考释古玺文字的四个短篇组成.第一篇根据古文字“又”的不同写法,考释《玺汇》0434、1525、2018等号用作人名的“度”字和《玺汇》1316号用作人名的“曼”字.第二篇通过考察古文字...
  • 作者: 蒋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92-96
    摘要: 本文对《殷周金文集成》著录的一件秦“二年上郡守”戈进行了研究,认为拓本模糊的上郡守之名当释为“锜”,此人就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秦昭襄王到始皇时代的名将王龄(又名王龁).并将此戈与已见著录和新见私...
  • 作者: 肖攀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97-100
    摘要: 本文证补了包山20、47号简中的()、()乃从耳丁声,是“聖”字的一种异体;“捭”是楚人名常用字,125号简()可确释为“捭”;并从包山简中的“(胥)”字出发,通过字形比对,进一步确认了古文...
  • 作者: 黄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01-103
    摘要: 本文主要对段簋铭文最后两字释读为“牵引”一说进行补证,并解释“孙子牵引”.
  • 作者: 余淼淼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04-106
    摘要: 本文通过形、义两个方面,论证了季姬方尊中的“(墨)”只能隶作(畋),可读作“畋”,李学勤之说可从,而释“卑”,于形不合,于义不通,非是.
  • 作者: 陆锡兴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07-120
    摘要: 早在商周时代,汉字已有一套完备的数字,作为记录数字的符号.它随着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而变化.在形体上逐步脱离古体,不过部分古文字的并书数字依然留存在今文字中,同时不断调整形体来保持数字之间的区...
  • 作者: 潘玉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21-130
    摘要: “若是”、“如此”类短语在句中经常作谓语,表示肯定和确认,有些带有评说意味,“其×若是”就属于此类.“若是”又常作补语.作补语的“若是”与作谓语的“若是”关系密切.“若是”作状语较多,可以直...
  • 作者: 章红梅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31-136
    摘要: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部石刻拓本图录汇编,所收石刻数量最多,体例亦善,是文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但是书中也还存在缺误之处,影响了此项文献的准确利用.本文就书中隋...
  • 作者: 李建廷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37-139
    摘要: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对于碑刻文献的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因碑刻数量巨大,年代久远,清晰度参差不齐,其间难免有存疑之处.笔者在此列出数端,以就教于方家.
  • 作者: 胡永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40-143
    摘要: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五种影印本陈刻《说文》中,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与中华书局等四种影印本在篆形、说解和音切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以表格方式将其中涉及字形、字义与字音者列出,辨明正误,以便使用.
  • 作者: 萧旭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44-148
    摘要: 最早收录“黯”字的字书是《玉篇》,作为人名用字,有音无义,《广韵》承之.隋人颜之推始考察此字音义,自宋以降,学者各有考辨,说各不同.当代大型字书多从颜之推说.本文考证认为当训贱劣、不肖,《广...
  • 作者: 何瑞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49-158
    摘要: 宋本《玉篇》是唐宋时孙强、陈彭年据顾氏原本《玉篇》增字减注重修本,保存了唐宋期大量的新增字.唐宋时期的具体增字情况,以现有的文献结构而言,尚无定量统计与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玉篇》系统文献结...
  • 作者: 王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59-165
    摘要: 唐玄宗撰《开元文字音义》,楷体始定,其分部及注音方式都有创新之处.之后,以此书为标准对“五经”进行文字整理,是为“开元五经文字”,非是一书.《开元文字音义》与“开元五经文字”在后世引用中都被...
  • 作者: 郭瑞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66-170
    摘要: 汉字的“分化”是整个汉字发展史中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汉字字量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属于汉代隶书向唐代楷字演变的过渡阶段,其文字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异特点.本文对魏晋南北朝...
  • 作者: 李恒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71-176
    摘要: 本文抽取东牌楼汉简和楼兰残纸中9组相同用字进行对比研究,从“部件不同”和“笔画不同”两个角度为学界初步展现汉魏时期由于书写载体(简与纸)不同而产生的文字差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百年...
  • 作者: 安静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77-179
    摘要: 利用唐代石刻墓志语料,为《汉语大词典》6个词增补了新义项,提供了4个可以补收的词.
  • 作者: 王文翰 王衍军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3年1期
    页码:  180-182
    摘要: 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并利用现今活的方言材料,对《元曲释词》、《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辞书释义未确的元曲中“漏面贼”一语进行重新考释,纠正了对这条词语解释的错误之处,认为其确义为“隐...

中国文字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主编 臧克和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wzyjsh@sina.com
电话 021-62232050 网址 www.wenzi.cn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中国文字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文字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