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中国文字研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刘志基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13
    摘要: 定量偏旁分析表明:西周金文"噩"字是表示鳄鱼的会意字,认为"噩"字所从同"禹"、"萬"等所从之"禸式饰笔"相同的新释不可取."禸式饰笔"与"某种动物的足爪形符号"无关,而源自古文字"又"形的...
  • 作者: 徐善飞 董莲池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4-17
    摘要: 本文考证了1978年出土的中(脯)王鼎铭中的"(脯)",认为从贝从帚,应隶释作(帚),从"(帚)"省声,铭中可能读作馈,"中馈"犹言家中饮食事宜,鼎以中馈铭,可能是载鼎系为王家饮食所用.不过...
  • 作者: 吴良宝 徐世权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8-20
    摘要: 湖北荆州谢家桥出土战国铜鼎铭文中的"淮阳",资料发表者解读为今河南淮阳县的楚国"陈"城,本文认为鼎铭"淮阳"就是原宋国都城"睢阳",齐灭宋后该地转属魏国,鼎铭的刻写时间不得早于公元前285年...
  • 作者: 禤健聪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1-26
    摘要: 通过文义推勘、集例比较或形义分析,辨析两周铜器铭文字形七例,并就其中部分字词的释读提出意见.
  • 作者: 陶曲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30
    摘要: 论文分析了关于明公簋"(囗卜)工"的已有说法,如优功说、人名说、地名说、大功说等,均有可以商榷之处.论文认为"田工"应与《诗经》及金文中常见的"戎工"结构类似,表示卜兆之功.与此类似,鸣士卿...
  • 作者: 苏影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31-38
    摘要: 齐太宰归父盘,曾是陈介祺旧藏珍品.盘底有铭二十六字,其中第四行第二个形体作()、第五行第二个形体作(),因这两个形体书写怪异,百年来一直不能定释.本文利用金文字形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偏旁分析...
  • 作者: 唐洪志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39-42
    摘要: 本文在仔细梳理前人成说的基础上,结合楚简中的通假字资料,认为金文"谋猷不飤"的"飤"应读为"忒",训过差、过失.
  • 作者: 章水根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43-46
    摘要: 亢鼎中"郁",学者或释成它字,或不明其构形.本文对"郁"的构形提出新解,认为此字应分析为从"髦"从"苞","苞"亦声.
  • 作者: 樊俊利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47-50
    摘要: 十四年下邑令疡铍是一件有铭铜铍,《商周金文资料通鉴》首次著录.铭文共17字,倒数第二字作(),未释,我们认为即《说文》"()"字,在铭文中用为姓氏,读作"原"."左库工币"后的"洮所()者"...
  • 作者: 杨蒙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51-57
    摘要: 新近发表的《山东枣庄徐楼东周墓发掘简报》中披露了一件鄝子戈,戈铭与1979年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所出铜戈相同.但是,两件戈铭中的人名"(安)"字形体略有差异:枣庄徐楼戈铭此字作(),淅川下寺戈铭...
  • 作者: 张建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58-63
    摘要: 本文从体质人类学头颅观察角度对甲骨文白、百提出观点,认为()、()均为枯骨头颅象形,()为顶视形,()为枕视形,初义均指枯骨头颅.认为在甲骨文时代同为头颅之象的()、()的使用已经分化,()...
  • 作者: 郑邦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64-66
    摘要: 《合集》93正"五百隹六",历来各家释读有异,我们认为"百"是一个不用重文符号的重文,应读作"五百,隹六百".
  • 作者: 李延彦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67-70
    摘要: 本文收录笔者近来发现的龟腹甲右前甲缀合六例,分别附以图版,简要说明缀合理由并解释卜辞.
  • 作者: 王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71-78
    摘要: 北京文雅堂新辑《新出陶文封泥选编》中有数十种以往未出现过的新封泥资料.这些新品秦封泥资料对研究秦文字的字形演变、秦职官制度、郡县政区设置和秦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 作者: 李守奎 白显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79-83
    摘要: 本文在各家研读的基础上,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成王为城濮之行》篇中的几个字进行考释,进而对该篇作一通读.
  • 作者: 白于蓝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84-87
    摘要: 本文通过字形和字音两方面的综合分析,指出见于清华楚简中的"(舄)"就是"毚"字的象形本字.同时通过文本对应关系,指出今本《诗·周颂·敬之》之"不聪"以及清华楚简之"不(舄)"均当读作"不僭"...
  • 作者: 庞光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88-92
    摘要: 今本《老子》"宠辱若惊"的"惊"在《郭店楚墓竹简》中相对应的字应该释读为"撄"或"拘",当以读"拘"为最佳解读,该字不能读为"荣".
  • 作者: 吴建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93-96
    摘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与传世文献中都有关于"五至"、"三无"的记载.从文字训诂和真实反映孔子思想的角度来看,《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所记载的"五至"更可信,而传世文献中所载...
  • 作者: 吕志峰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97-99
    摘要: 本文将张家山汉简《脉书》与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对读,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疑难字词问题.
  • 作者: 郭瑞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00-105
    摘要: 魏晋南北朝有大量佛教造像记、刻经记,其内容与佛教相关,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六朝时期在民间的传播情况,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但是这部分材料释读难度较高,加之多为民间所为,刻字的地方多未经仔细整...
  • 作者: 梁春胜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06-112
    摘要: 《中华字海》中仍有相当数量的疑难字有待考释.本文对其中的29个疑难字试作辨析.
  • 作者: 于淼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13-118
    摘要: 《隶辨》一书广泛搜罗汉碑中的隶书字形并加以考辨,是研究汉碑文字及汉代隶书的重要工具书.但该书在文字摹释、引用辞例方面,常有错讹.为避免以讹传讹,本文通过复核现存碑石拓本,对《隶辨》中存在的一...
  • 作者: 臧克和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19-123
    摘要: 本文是为朱葆华教授2014年版《葆华学书》集所作序言.
  • 作者: 徐时仪 潘牧天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24-139
    摘要: 宋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不仅是朱子学术文献最初传播的"活化石",在朱子学研究上弥足珍贵,而且为宋代用字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考斠其与今传明清各本《朱子语类》的异同,就...
  • 作者: 曾昭聪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40-146
    摘要: 《通俗编》黄侃评语中有许多"正字"术语.对"正字"内容作疏证,分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内容,对于深入理解文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黄侃的语言学学术思想有重要参考作用.
  • 作者: 王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47-152
    摘要: 前人对《洪武正韵》的研究多集中于音韵领域,而忽视了其重要的文字学价值:首先,《洪武正韵》是明代的官方汉字规范;其次,相较唐、宋汉字规范,《洪武正韵》有了不少变化;第三,《洪武正韵》对宋体字字...
  • 作者: 蔡梦麒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53-159
    摘要: 与《王韵》相对照,《广韵》较《王韵》增加了296个小韵,这些新增小韵从注音的角度分析,有的是溢出中古语音框架的例外音,有的则可能是讹读音,新增小韵的切语用字有许多与整个《切韵》音系的切语用字...
  • 作者: 潘玉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60-164
    摘要: 无定代词"有"与"或"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代换."有……者"句,"有"可能是代词,也可能是动词;"者"可能是语气词,也可能是(构成者字结构的)助词.句法结构因此而不同.代词"有"前面可以出现先...
  • 作者: 鲁承发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65-171
    摘要: 本文在语法化理论框架下,梳理了表祭名义"有"的历时演化过程,对"有"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前的虚化用法给出了一致性的解释.认为"有"最初是祭祀动词,在高频使用中,逐渐具备祭祀通称词的特征,导致...
  • 作者: 卞仁海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72-180
    摘要: 杨树达的文字语源研究远绍乾嘉段王之学,近被西学东渐之风,既承章太炎字源学余绪,又熔甲骨金石之学,在声符含义规律的揭示、系联同源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用文字的方法研究语源等语源学草创...

中国文字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主编 臧克和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wzyjsh@sina.com
电话 021-62232050 网址 www.wenzi.cn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中国文字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文字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