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学通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39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45

皮肤科学通报

China Medical Abstracts of Dermatology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影响因子 0.6588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84年创刊,为国家科委批准的卫生部医学情报管理委员会所辖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之一,属国家级医学情报检索期刊。为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应广大读者、作者要求,本刊自2008年起全面改版,开始刊登论著、临床经验、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皮肤美容等一次文献。现已成为皮肤科及其它临床学科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国内皮肤科学动态和进展的必备参考... 更多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期刊荣誉:
92、95、98年荣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三等奖 
ISSN:
1001-8077
CN:
61-1101/R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710004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出版文献量(篇)
239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4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杨慧兰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2
    摘要: 病毒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生物,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远远超过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深入研究探讨病毒与皮肤的关系,一方面可为阐明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另一方面,皮...
  • 作者: 杨慧兰 樊建勇 谭伟华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8
    摘要: 病毒是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感染后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的病变称为病毒性皮肤病.许多非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和发展,如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也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随着基础病毒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 作者: 杨慧兰 樊建勇 赵阳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9-17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为HSV-1及HSV-2两种血清型,感染后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且易复发,造成治疗及预防上的巨大困难.潜伏相关转录体(LATs)是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期间大量存在和被转录的R...
  • 作者: 徐金华 梁俊 谢琳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8-25
    摘要: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很难彻底治愈的性传播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极大的困扰.生殖器疱疹复发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生殖器疱疹复发可能与潜伏相关转录子、Us3基因、胸...
  • 作者: 宋洋 李珊山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6-32
    摘要: 生殖器疱疹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HSV),导致慢性、复发性、终身性感染.妊娠期HSV感染可能通过垂直传播引起严重的新生儿疱疹.最容易导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晚...
  • 作者: 刘军连 陈娓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38
    摘要: 带状疱疹(HZ)是一种由潜伏在人体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复制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HZ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VZV分子特征和功能方面,沉默即刻早期蛋白(imm...
  • 作者: 杨慧兰 王兴旺 赵阳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9-44
    摘要: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由潜伏于机体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复制后沿神经传递到皮肤所导致,常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生,表现为单侧皮肤呈带状分布的红斑,其上簇集丘疱疹、水疱...
  • 作者: 李晓霞 王官清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5-54
    摘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HZ)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发免疫和/或炎症反应持续损伤周围或/和中枢神经元所致慢性复杂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指HZ皮疹出现后疼痛持续...
  • 作者: 徐子刚 徐教生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5-64
    摘要: EB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其原发感染多无临床症状或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感染后,EB病毒终身潜伏于健康人体的B淋巴细胞.但是,部分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或者出现一些E...
  • 作者: 刘仲荣 陈胡林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5-69
    摘要: 玫瑰糠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病毒感染可能参与了玫瑰糠疹的发病,但仍无充分的证据.本文从玫瑰糠疹的流行病学、病毒感染证据及抗病毒治疗反应等方面综述玫瑰糠疹中病毒...
  • 作者: 李翠华 林挺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0-78
    摘要: 麻疹、幼儿急疹与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常好发于儿童.近年来,这些病毒性皮肤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逐渐增多,少数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个别甚至可引发死亡.因此,认识这些病毒性皮肤病...
  • 作者: 吴秀娟 普雄明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9-83
    摘要: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又称卡波西肉瘤疱疹病毒(KSHV),发现于HIV的卡波西肉瘤患者,该病毒的潜伏性和裂解性是感染后引起卡波西肉瘤的重要特性,通过DNA,RNA及蛋白表达等分子生物...
  • 作者: 程浩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84-95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良性增生性疾病、宫颈癌、头颈与直肠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健康也造成很大经济负担.快速、可靠和有效的HPV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防非常重要....
  • 作者: 徐亚楠 马翠玲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96-101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也较多.根据易感染的细胞类型、临床表现可以分为皮肤型、疣相关型和黏膜型;依据HPV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高...
  • 作者: 刘全忠 吴娇 齐蔓莉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02-107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可以引起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跖疣、鲍温样丘疹病等良性病变及宫颈癌、肛门、外阴、阴道、阴茎和口咽部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HPV疫苗的应用为预防HP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带来了希望....
  • 作者: 李玉叶 金永梅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08-117
    摘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HAART药物作用于HIV复制周期的各靶点而有效抑...
  • 作者: 朱可 段晓茹 陈宏翔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18-125
    摘要: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且流行广泛,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病毒性肝炎以肝脏病变为主要表现,但也可伴发多种皮肤症状.皮肤病变可...
  • 作者: 付立华 侯敏 侯润安 刘云琴 刘萍 王艳 阿里木江 顾红英 马吉利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26-130
    摘要: 目的 评价NaOH糊外用治疗传染性软疣(MC)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证实了“水晶膏”的有效成分是NaOH.并对其进行了改良,将有效成分含量,从50%改良成5%的糊剂,共收集患者59例....
  • 作者: 白彦萍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31-132
    摘要: 皮肤病发病原因隐匿,临床症状多样,许多皮肤病迁延难愈、慢性发作,同时又具有损容性、易复发的特征,因此,除了皮损给患者带来不适、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外,也常使其遭受焦虑、抑郁等精神困扰.中医治疗皮...
  • 作者: 卢传坚 韩凌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33-142
    摘要: 针对皮肤科常见疾病,如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湿疹、荨麻疹、痤疮、黄褐斑等,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中医经典方剂治疗这些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包括六味地黄丸、当归饮子、消风散等.通过文献总...
  • 作者: 李斌 李苏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43-150
    摘要: 经典方剂是指历代医家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实践积累和发展总结,并对现代临床仍具有权威性指导作用的中药传统古方.文章整理了皮肤科常用的几个经典方剂,桂枝汤、小柴胡汤、当归四逆汤及犀...
  • 作者: 段行武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51-156
    摘要: 加味逍遥散也称为丹栀逍遥散,出自明代薛已编著的《内科摘要》,由逍遥散加丹皮、栀子而成.有疏肝清热、健脾和营之功.主要治疗肝脾血虚,化火生热所致的烦躁易怒,遍身瘙瘁;或潮热晡热,自汗盗汗;或头...
  • 作者: 张历元 李元文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57-162
    摘要: 内之症或不及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皮肤之疾虽病位在皮毛,但也往往有深在的病因病机.当归饮子起源自宋代,为中医皮肤科常用汤剂,是“养血祛风”法代表方,现代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血虚风燥型皮肤...
  • 作者: 周冬梅 张苍 李伯华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63-167
    摘要: 凉血五花汤、凉血五根汤是赵炳南老先生凉血系列方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作为针对红斑皮损的基础方.本文主要就二方的方剂来源、制方思路、临床应用予以介绍,并附赵炳南、陈彤云名家医案.
  • 作者: 张广中 黎金凤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68-173
    摘要: 温清饮为明代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血崩门中名方,专为血虚营滞兼有湿热而设,取养血而清火之用.该方由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组成,故又名解毒四物汤.方中药物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连、黄柏、...
  • 作者: 丁旭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74-178
    摘要: 皮炎汤是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朱仁康根据其临床经验并借鉴温病卫气营血的辨治方法与方药创制而成,具有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之功,治疗多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疗效卓越.本文在简要介绍朱仁康及其制方思路的基础...
  • 作者: 华华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79-183
    摘要: 桂枝汤为张仲景所创之方,可以治疗多种外感内伤疾病.本文论述了桂枝汤的出处,处方组成,具体的药物、参考剂量、煎服法、服用疗程、注意事项;桂枝汤的中医治则治法及具体功效;详细介绍该方剂在皮肤科常...
  • 作者: 平瑞月 李红毅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84-190
    摘要: 三仁汤是临床常用方剂,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卷1》,由飞滑石、生薏苡仁各18g,杏仁、半夏各15g,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g组成.本方功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
  • 作者: 李福伦 郭冬婕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91-197
    摘要: 阳和汤出自清代王洪绪编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所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效.善治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之阴疽,伴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
  • 作者: 李咏梅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98-205
    摘要: 玉屏风散是益气固表的经典名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药组成,可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腠理不密、易感风邪者.近来考证提出,玉屏风散类方应为刘完素所创,并记录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中;以“玉屏风散...

皮肤科学通报基本信息

刊名 皮肤科学通报 主编 肖生祥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1-8077 CN 61-1101/R
邮编 710004 电子邮箱 wenzhaixg@126.com
电话 029-87678312 网址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皮肤科学通报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92、95、98年荣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三等奖

皮肤科学通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