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任务中心
登录
文献导航
学科分类
>
综合
工业技术
科教文艺
医药卫生
基础科学
经济财经
社会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II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
经济与管理科学
工程科技I
工程科技II
医药卫生科技
信息科技
农业科技
数据库索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工程索引(美)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杂志(俄)
科学文摘(英)
化学文摘(美)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美)
中文核心期刊
cscd
ei
jst
aj
sa
ca
cstpcd
cssci
sci
cpku
默认
篇关摘
篇名
关键词
摘要
全文
作者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
搜索文章
搜索思路
高级检索 >
刊名检索 >
文献类型
学科分类
更多...
核心收录
更多...
年份
更多...
来源
更多...
推荐文献
大家都在搜
1
陈友明
张顺波
宁柏松
the
人工智能
信息贫困
java
???
大数据
限定条件:
清空
—
结果中检索
相关度
出版时间
被引频次
全选
反选
取消
已选文献:
0
导出
共检索到
8
个结果
<
1 / 1
>
1.
【期刊】
TNFSF15表达下调或缺失对卵巢癌组织中肿瘤新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
宋娟
张秋月
李凤舞
许静静
谷超
邓为民
顾欣
刊名:
天津医药
发表时间:
2012-09-01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 (TNFSF15)在人卵巢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在小鼠体内TNFSF15对卵巢癌血管生成及卵巢癌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12例)、卵巢癌组(94例)中TNFSF15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雌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组TNFSF15注射组(实验组)、TNFSF15-shRNA处理组(A组)、shRNA -对照组(B组),每组6只,各组均采用皮下注射ID8细胞制备小鼠荷瘤模型,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重组TNFSF15蛋白,A、B组采用TNFSF15-shRNA干扰其内源性表达的方法,通过检测小鼠肿瘤组织MVD值并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观察其对小鼠卵巢癌细胞系ID8在小鼠C57BL/6体内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标本中TNFSF15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Ⅲ/Ⅳ期TNFSF15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小鼠肿瘤组织中MVD值降低且肿瘤体积减小(P<0.05),而A组较B组MVD值升高且肿瘤体积增大(P<0.05).结论:卵巢癌微环境中TNFSF15表达下调或缺失是肿瘤新血管形成的前提条件.
卵巢肿瘤
癌
免疫组织化学
疾病模型,动物
新血管形成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
下载
0
被引
0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2.
【期刊】
反应停对人癌裸鼠肿瘤及新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
徐华
赵凤琴
任亮
康红钰
刊名:
中国药房
发表时间:
2007-11-01
摘要:
目的:观察反应停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及人结肠癌细胞(HCT-8)生长及肿瘤组织内新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癌裸鼠异种移植的模型,将接种肿瘤后的裸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反应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肿瘤生长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验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对人癌裸鼠OVCAR-3肿瘤,反应停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P<0.01),对HCT-8的生长却无明显影响,但反应停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上述肿瘤组织MVD.结论:反应停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抗新血管形成作用无关.
反应停
人卵巢癌细胞
人结肠癌细胞
微血管密度
新血管形成
下载
0
被引
6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3.
【期刊】
microRNA在皮肤血管瘤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
田璐明
辛增玺
陈燕
刊名:
山东医药
发表时间:
2012-02-01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及意义,为从基因水平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血管瘤、血管肉瘤、静脉畸形组织,并取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分离并提取microRNA,进行实时PCR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MEK-1、cyclin-E1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显示,皮肤血管瘤组织microRNA-96水平比其他血管异常组织低;microRNA-96目的基因MEK-1和cyclin-E1蛋白表达较正常皮肤和其他血管异常组织增加,但在mRNA水平上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icroRNA-96表达的减少和MEK-1、cyclin-E1水平的增加可能是导致皮肤血管瘤发生的原因.
血管瘤
RNA,小核
新血管形成
下载
0
被引
1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4.
【期刊】
组织工程皮肤的血管化策略和未来方向
作者:
黄声震
吕长胜
刊名:
中国医疗美容
发表时间:
2020-04-01
摘要:
皮肤组织工程是修复重建外科中快速发展且相对成熟的领域,通过人造皮肤替代物的植入,能促进伤口快速愈合,防止体液丢失和感染.然而目前尚无具备完整生物学性能的完美人工皮肤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皮肤附属结构如毛囊、皮脂腺及神经,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欠佳、植入后无法快速血管化、感染、疤痕形成等,皮肤移植后的早期阶段营养物质供应及废物的排泄问题.所以快速血管化是组织工程皮肤存活的关键,目前各项基础研究致力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快速血管形成策略,从血管形成微环境出发,包括支架方面、细胞方面、基因方面及其他新兴技术,这里将对此类研究展开综述.
人工皮肤
组织工程
新血管形成
下载
0
被引
0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5.
【期刊】
血管内皮祖细胞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作者:
陈镇洲
徐如祥
姜晓丹
刊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发表时间:
2006-02-01
摘要:
成年个体的骨髓中包含一种前体细胞,它能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故称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EPCs具有良好的增殖潜能,并参与血管内皮修复、缺血器官以及肿瘤组织的新血管形成.脑梗死发生后,在缺血部位存在着新血管形成,此过程同样存在着EPCs的参与.血液循环中EPCs数量或质量下降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与缺血部位新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EPCs的研究对于脑缺血的治疗打开一扇新奇之门.本文就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及病理学意义以及在脑缺血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血管内皮祖细胞
脑缺血
新血管形成
出生后血管发生
下载
0
被引
0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6.
【期刊】
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的新生
作者:
张端珍
盖鲁粤
刘宏伟
黄建华
钟大光
朱鲜阳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发表时间:
2007-09-01
摘要:
目的:观察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后能否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灌注、进而改善心脏功能.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体质量3.0~3.5 kg,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②实验方法:治疗组自骨髓获取内皮前体细胞培养扩增.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心电图检测至少5个胸前导联出现ST段显著抬高作为模型制作成功标志.2.5 g/L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洗涤干净后5 mL磷酸盐缓冲液悬浮细胞,结扎前降支2 h后将细胞悬液从耳静脉注入动物体内,移植细胞数量为(9.8±2.9)×100个/只.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5 mL.饲养5周.③实验评估: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左心室压力曲线检测心脏功能和心肌组织的梗死情况以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血管密度.结果:纳入新西兰白兔共32只,因前降支细小排除2只.对照组因心功能衰竭和腹泻各死亡1只.治疗组结扎前降支后突发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只.最终27只进入实验.①体外培养的内皮前体细胞生长迅速,能够在2~3周达到预定移植细胞数量.②内皮前体细胞移植5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治疗组动物心肌功能指数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等容收缩期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显著升高(P<0.05).③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而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梗死心肌组织,大部分整合至毛细血管中,参与血管新生.结论: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有效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进而改善心脏功能.
缺血性心脏病
移植
心肌缺血
新血管形成
下载
0
被引
1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7.
【期刊】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
张海侠
田玲
刘新峰
刊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发表时间:
2015-03-01
摘要:
内皮祖细胞
脑梗死
内皮修复
新血管形成
下载
0
被引
3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8.
【期刊】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活化与JAK2依赖ERK信号途径的作用
作者:
赵薇
杨向红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发表时间:
2010-02-01
摘要: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延,形成新生血管,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活化.除了经典的造血功能以外,是否内皮祖细胞也是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血管生成效应的一个靶点.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信号途径.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首先将细胞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1 000,2 000 U/L组、促红细胞生成素(2 000 U/L)与ERK抑制剂FR180204(50 μmol/L)共同作用组,分别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Matrigel、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管腔形成能力及Bcl-2表达.然后将细胞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2 000 U/L组,促红细胞生成索(2 000 U/L)与JAK2抑制剂SD1029(10 μmol/L)共同作用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浓度的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明显增强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迁移的细胞数及形成的管腔数,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效应.当加入ERK抑制剂FR180204后,与促红细胞生成素2 000 U/L组相比,这些效应明显减弱.此外,促红细胞生成素上调p-ERK1/2的表达,当加入JAK2抑制剂SD1029后,p-ERK1/2的表达明显下调.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功能活化,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依赖JAK2的ERK信号途径调节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内皮祖细胞
新血管形成
功能活化
信号途径
下载
0
被引
0
获取原文
收藏
分享
全选
反选
取消
已选文献:
0
导出
每页显示
10
|
20
|
30
共
8
条
首页
<
1
>
第1页
共1页
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任务中心
登录
根据相关规定,获取原文需跳转至原文服务方进行注册认证身份信息
完成下面三个步骤操作后即可获取文献,阅读后请
点击下方页面【继续获取】按钮
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原文合作方
继续获取
获取文献流程
1.访问原文合作方请等待几秒系统会自动跳转至登录页,首次访问请先注册账号,填写基本信息后,点击【注册】
2.注册后进行实名认证,实名认证成功后点击【返回】
3.检查邮箱地址是否正确,若错误或未填写请填写正确邮箱地址,点击【确认支付】完成获取,文献将在1小时内发送至您的邮箱
*若已注册过原文合作方账号的用户,可跳过上述操作,直接登录后获取原文即可
点击
【获取原文】
按钮,跳转至合作网站。
首次获取需要在合作网站
进行注册。
注册并实名认证,认证后点击
【返回】按钮。
确认邮箱信息,点击
【确认支付】
, 订单将在一小时内发送至您的邮箱。
*
若已经注册过合作网站账号,请忽略第二、三步,直接登录即可。
热门期刊
最新期刊
友情链接
热门主题
最新主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生态学报
生态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安徽农业科学
农业工程学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医药指南
食品科学
电网技术
应用生态学报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计算机工程
中国实用医药
科学技术创新
护理研究
山西建筑
中国老年学杂志
地理学报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妇幼保健
岩土工程学报
科技信息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岩土力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机械工程学报
计算机应用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环境科学
商场现代化
软件学报
中草药
中国医药导报
护理学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21世纪
居业
21世纪商业评论
癌变·畸变·突变
安防科技
鞍钢技术
安徽电力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地质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化工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安徽科技
安徽科技与企业
安徽林业
安徽林业科技
安徽农学通报
现代农业科技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体育科技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冶金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学
安徽医药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家
生物资源
论文查重
智能客服
百度学术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导航
免费查重
论文知识
钛学术官网
按字母查找期刊: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联系我们
公众号:pp文库
联系合作 广告推广: shenyukuan@paperpass.com
京ICP备2021016839号
营业执照
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京零 字第 朝22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