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采用重氮化法和混合酸酐法合成氯霉素(CAP)免疫原。前者系将 CAP分子中的芳香硝基还原为芳香氨基后,进行重氮化处理,然后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连接,合成 CAP-BSA 复合物;后者系将 CAP 先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氯霉素-半琥珀酸酯(CAP-HS),再进行混合酸酐反应,与 BSA 结合,得 CAP-HS-BSA 复合物。CAP-BSA 和 CAP-HS-BSA 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分别为262和275nm,二者分子中 BSA 与 CAP 的克分子比分别为1:11和1:15。
推荐文章
氯霉素人工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
氯霉素
半抗原
人工免疫原
合成
鉴定
氯霉素免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氯霉素
免疫抗原
合成
鉴定
2种方法制备小肽免疫原的免疫特性比较
重组蛋白质类
组织相容性抗原
半抗原
免疫
载体蛋白质类
氯霉素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研制
氯霉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霉素免疫原的合成
来源期刊 核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氯霉素 免疫原 合成
年,卷(期) 19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9.79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祖义 南京农业大学同位素应用教研室 32 644 14.0 25.0
2 黄世乐 南京农业大学同位素应用教研室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霉素
免疫原
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农学通报
双月刊
1001-1676
11-2266/S
16开
北京市5109信箱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5
总下载数(次)
61072
总被引数(次)
44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