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家庭的角度去考察和表现妇女多彩的生活,是蒲松龄文学创作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在这些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作品里,有一群令人讨厌的特殊人物:妒妇。作者是要借以宣扬“妇道”,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妇女已经完全沦为了男人的附庸。但蒲松龄也对女子的“悍”和“妒”,以及男人的纳妾表示理解。蒲氏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思家庭矛盾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推荐文章
读《聊斋》小札
《聊斋》
蒲松龄
古今评价
让学生从"读悟"到"说悟"
读悟
说悟
理解
表达
语文教育听、说、读、写模型初探
语文教育
听、说、读、写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读《聊斋》说妒妇
来源期刊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聊斋》 妒妇 解放妇女
年,卷(期) 199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C5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聊斋》
妒妇
解放妇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4-1869
15-1063/C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4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