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L—抗坏血酸—2—硫酸(C_2)和L—抗坏血酸—2—单磷酸(C_3—M)同L—抗坏血酸(C_1)相比较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稚虾对于补充维生素 C 饵料需求量的生长试验。用补充 C_1、C_2或 C_3—M其中任何一个的7种含量(0,30,50,200,500,1000,2000 mg/kg)纯饵料投喂斑节对虾(平均体重为1.06±0.05g)8周。每一种饵料对虾组重复投喂3次。结果表明:投喂补充含有 C_1,C_2或 C_3—M饵料的对虾比投喂没有补充的对照饵料的对虾有明显高的增重(P<0.05)和较好的饵料转换率(F.C.R.)。投喂补充含有 C_1,C_2或 C_3—M分别为<261.5,>386.3或>37.6mg/kg 饵料的对虾存活率比投喂没有补充的对照饵料的对虾要明显地高些(P<0.05)。在投喂 C_1的对虾中肝胰腺抗坏血酸浓度比投喂 C_3—M、C_2的要高些,而且当饵料补充抗坏血酸含量增加时,浓度通常是增加的。折线回归分析表明:斑节对虾需求量为40.25mgC_3—M/kg 饵料或相当于18.7mg 抗坏血酸/kg 饵料。也表明:L—抗坏血酸—2—硫酸效率仅为所需维生素 CL—抗坏血酸—2—单磷酸的25%。
推荐文章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
棕榈酰氯
L-抗坏血酸-2-磷酸酯
合成
维生素C磷酸酯的工艺优化研究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
维生素C
正交试验法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的研究进展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
合成
抗氧化性
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L-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水果
蔬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根据用L—抗坏血酸—2—单磷酸计算,斑节对虾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
来源期刊 国外水产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维生素C 需求量
年,卷(期) 199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968.2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节对虾
维生素C
需求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水产
季刊
山东省青岛市莱阳路19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1
总下载数(次)
51535
总被引数(次)
5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