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EHMACC方法计算了酞菁铜本征态和碘掺杂态的能带结构.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用载流子迁移Frhlich-Sewell公式,对理论电导率和实测电导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理论电导率和实测电导率基本吻合,支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初步探讨了碘计量掺杂和非计量掺杂时对电导率的影响.计量掺杂碘时,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相同,迁移率影响导电性;非计量掺杂碘时,空穴浓度大于电子浓度,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同时影响导电率.载流子在迁移过程中,既包括能带机理,又包括跳越机理.
推荐文章
C 60掺杂酞菁铜的光电特性及其SERS研究
C60
富勒烯
酞菁铜
光电特性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四氯苯醌/三苯磷可控掺杂四取代酞菁铜薄膜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
四取代酞菁铜
电化学沉积法
可控掺杂
导电性能
全固态染料敏化纳米二氧化钛/铜酞菁复合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铜酞菁
碘掺杂
暗反应
异质诱导生长的酞菁铜薄膜晶体管的研究
α-四噻吩
p六联苯薄膜
酞菁铜
有机薄膜晶体管
诱导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酞菁铜掺杂碘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机理的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碘酞菁铜 能带结构 导电机理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1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96X.1999.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延敏 8 91 4.0 8.0
2 乔庆东 16 273 11.0 16.0
3 邢宇 2 4 1.0 2.0
4 尹永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碘酞菁铜
能带结构
导电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6-396X
21-1345/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6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