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山梨糖-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肠出血性大肠埃面菌O157:H7的新途径。方法:用标准野生株肠出血性大肠埃镣菌882364,以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SMAC)作对照,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及菌落计数。结果:肠出血性大肠希菌O157:H7在SEMB培养基上生长较在SMAC培养基上快。在菌落计数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
推荐文章
基于CRISPR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
大肠埃希菌O157∶H7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多重PCR
检测
rfbE基因
肠出血性大肠菌O157的感染与诊治
肠出血性大肠菌
VT毒素
感染
免疫磁珠法分离大肠杆菌O157∶H7及毒力基因的PCR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
免疫磁珠
PCR
检出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山梨糖—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探讨
来源期刊 吉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出血 大肠埃希菌 培养基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78.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波 吉林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 1 0 0.0 0.0
2 王立霞 吉林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 1 0 0.0 0.0
3 吴决 吉林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出血
大肠埃希菌
培养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医学院学报
季刊
1007-3914
22-1216/R
吉林医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101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