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柴油机伞帘喷雾燃烧系统通过喷嘴与特殊燃烧室的配合,主要依靠燃油喷雾与壁面的相互作用来促进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在喷油泵试验台上,应用闪光摄影法,研究了压力容器内该燃烧系统的宏观喷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中心喷雾碰撞燃烧室底面平台后形成准伞状喷雾,侧向喷雾碰撞燃烧室侧面凸缘后形成帘状喷雾.无论是否存在壁面限制,侧向喷雾锥角变化的总趋势是经过较短时间的减小后达到稳定.喷雾碰壁过程中的侧向喷雾锥角稳定值小于相应的自由喷雾,其贯穿能力远小于相应的自由喷雾.碰壁喷雾轮廓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先急后缓.凹型壁面对碰壁喷雾有聚集作用.在伞帘喷雾燃烧系统中,燃油和空气的混合主要在喷雾碰壁后进行.
推荐文章
乙醇荷电喷雾对冲燃烧的火焰特性
气液两相流
燃料
乙醇
荷电喷雾
对冲火焰
喷雾形态
火焰特性
盐雾试验的喷雾系统
喷雾系统
耐盐水腐蚀
空气饱和
冷却效应
伯努特原理
二甲醚喷雾特性的研究
二甲醚
柴油
喷雾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伞帘喷雾燃烧系统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柴油机 伞帘喷雾 喷雾碰壁 喷雾特性 燃烧系统
年,卷(期) 199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K42
字数 1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467.1999.0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389 4817 34.0 45.0
2 高希彦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79 1070 18.0 29.0
3 宋永臣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66 563 12.0 20.0
4 乔信起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117 1284 21.0 29.0
5 陈家骅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37 636 16.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油机
伞帘喷雾
喷雾碰壁
喷雾特性
燃烧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467
31-1466/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4-33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981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