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HIVWT和HIVV2E这2个多肽分别代表HIV-1 gp41 N末端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融合肽及其第2位的突变体(Val→Glu).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HIVWT和HIVV2E与酸性和中性脂膜作用时的结构-功能关系.结果表明,HIVWT和HIVV2E具有相同的构象特点及构象变化趋势但功能却完全不同:HIVWT主要采取α-helix构象和酸性POPG脂膜作用并引起膜融合及膜稳定性的破坏,分子中的Phe残基可插入到POPG脂双层的疏水核心;HIVV2E也主要采取α-helix构象和POPG脂膜作用但不引起膜融合和膜稳定性的破坏,分子中的Phe残基的位置接近POPG脂膜的表面.HIVWT和HIVV2E与中性POPC脂膜作用时的主要构象均为β-sheet,并且都不能引起POPC脂膜相互融合和膜稳定性的破坏,分子中Phe残基的位置都接近POPC脂膜的表面.以上结果证明,融合肽N末端的疏水性以及与膜脂相互作用时所采取的二级结构及插膜深度对融合肽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推荐文章
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鉴定及其突变性状的关联分析
小麦
突变体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遗传关联
AsA-GSH循环对水稻突变体耐汞性的作用
Hg2+
水稻
突变体
活性氧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水稻矮生突变体遗传分析
水稻
遗传分析
杂交组合
矮生突变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IV-1融合肽及其突变体与脂膜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融合肽 脂膜
年,卷(期) 1999,(23)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25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Q51|R9
字数 5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1999.2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沙印林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10 54 4.0 7.0
2 邱阳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 2 11 2.0 2.0
3 黄力新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 2 11 2.0 2.0
4 林克椿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 2 6 2.0 2.0
5 聂松青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融合肽
脂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