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那么在“减负”之后,如何实现“提质”呢?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要做到因材施教。“减负”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强,常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对这些人应根据情况,在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其发展。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差些,对课堂内容难以消化,一般的要求对他们来说也是负担,因此教师要亲近、了解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进行个别辅导,逐渐使他们乐学、善思,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指导教改,加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顺应学生心理和兴趣,激发和保护好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减负提质的关键。学校应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为学生开辟磨炼自己、服务他人的自由天空。成立学生俱乐部,举办学生论坛,提供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减负”还须“提质”$岳阳市长炼中学@余军奇@温安武$岳阳市长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