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目的观察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脑梗死(CI)和原发性高血压(HTN)的关系,并探讨CI的发病机制.②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电泳分型的方法,分析了196例中国人AT1R基因中3ˊUTR的1166C变异的多态性分布情况.③结果CI组中1166A/1166A,1166A/1166C,1166C/1166C基因型频率为0.5323,0.3065,O.1613;HTN组中分别为0.5455,O.4000,O.0545;对照组中分别为O.7595,0.2152,O.0253.CI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399P<O,01),HT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X2=6.7593,P<0.05).CI组1166C突变频率为0.3145,HTN组为0.2545,对照组为0.1329,C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6797,P<0.01),HT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4218,P<0.05).女性病人CI组1166C等位基因频率为O.3333,HTN组为O,3333,对照组为0.1026,C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5433,P<O.01),HT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1668,P<O.01).④结论ATlR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参与CI发病,尤其是女性病人CI的发病.
推荐文章
复发性脑梗死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脑梗塞
β1-肾上腺素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寒地区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高血压
β1-肾上腺素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等位基因
高原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脑梗死的关系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02|R743.33
字数 3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488.2000.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兵 青岛大学医学院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216 931 14.0 19.0
2 张晨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11 585 12.0 19.0
3 王慧源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