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大束流密度的钼金属离子注入硅,能够直接合成性能良好的薄层硅化物.随着束流密度的增加,硅化钼生长,薄层硅化物的方块电阻Rs明显下降,当束流密度为0.5A/m2时,Rs达到最小值90Ω,说明连续的硅化物已经形成.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中形成了3种硅化钼Mo3Si、Mo5Si3和MoSi2.经过900℃退火后,Rs下降至4Ω,电阻率可小到0.16 μΩ@m,说明硅化钼薄层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大束流密度注入和退火后,硅化钼优先生长有所不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连续硅化钼薄层厚度为80nm.
推荐文章
硅钼杂多酸合成工艺研究
硅酸钠
钼酸钠
硅钼杂多酸
制取
钼蓝光度法快速测定铬铁中硅
铬铁
钼蓝光度法
硅钼黄法测定海水中硅消除P干扰的研究
硅钼黄法
草酸
酒石酸
P干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钼离子注入硅薄层硅化钼的合成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关键词 钼离子注入 注入硅 硅化物合成 快速退火 大束流密度
年,卷(期) 200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9-6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219.2000.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瑜光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教育部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实验室 16 87 5.0 8.0
2 张通和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教育部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实验室 49 1052 11.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钼离子注入
注入硅
硅化物合成
快速退火
大束流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