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笔者从事背越式跳高教学多年,在教学初期,是按全国体育院校田径教材的教学步骤与方法进行的。结果在每轮教学结束时,都会有10%左右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完成过杆动作,出现屈腿、屈髋或上体立起等现象。后来,对教材、教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并在实践中逐渐改进,结果使原出现错误动作学生比例逐渐下降至3%以下,效果显著。一、教材教法分析背越式跳高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其完整技术。体育院校田径教材几个版本中的背越式跳高教学,都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教学步骤。一是学习与掌握起跳技术。二是学习与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三是学习与掌握过杆与落地技术,四是学习与掌握完整技术。这种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但是教学实践中,学生所完成的分解技术练习与完整技术练习在同一技术环节上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分解技术练习的起跳动作,要求学生完成向上起跳,不能产生统身体额状轴的旋转力。而完整技术的起跳动作则必须产生这种旋转力,以便更有利于人体背向越过横杆。再如,过杆技术的分解教学主要采用原地双脚起跳背越过杆,而完整技术则是在获得一定助跑速度下由单脚起跳完成过杆。因此,完全按教材教法进行教学至完整教学阶段时,前两次课约有70%的学生在过杆时不能...
推荐文章
背越式跳高摆动技术的再认识
摆动器官
摆动腿
训练
手段
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对成绩的影响
背越式跳高
助跑技术
助跑训练
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小学体育
跨越式跳高
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背越式跳高教材教法的改革实践
来源期刊 田径 学科 体育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2页 分类号 G82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伟 17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田径
月刊
1000-3509
11-1287/G8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
2-43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22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19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