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明确了隧道稳定性及其位移极限状态的概念,提出了隧道稳定性可通过隧道位移来体现和判别.以隧道位移为判据的隧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极限值的确定.根据隧道的变形动态信息反推围岩参数和支护结构实际所受荷载为输入参数,进行隧道极限位移的计算模拟,辅以室内模拟试验验证和现场资料调查整理的综合手段来确定,更能反映隧道的现场实际.本文还介绍了实测位移的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分析、位移随机反分析、位移随机插值的方法.以隧道周边位移为依据,建立隧道稳定性判别准则以及设计体系.它可以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建立反馈系统实施控制,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的动态设计特点.
推荐文章
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的位移判别方法
隧道围岩
稳定性
极限位移
判别方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的极限位移判别
隧道及地下工程
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
围岩位移
极限位移判别方法
适于水下爆炸的动态稳定性判别准则研究
水下爆炸
B-R准则
动态稳定性
舰船结构
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的极限位移判别
隧道及地下工程
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
围岩位移
极限位移判别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隧道稳定性位移判别准则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稳定性 极限状态 位移判别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U451.2
字数 4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1.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永全 石家庄铁道学院地下工程系 104 1560 19.0 3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8)
同被引文献  (165)
二级引证文献  (544)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39)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9(43)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0(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5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2(61)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3(4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4(6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5(58)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5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7(78)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8(5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稳定性
极限状态
位移判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