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此模型主要说明激动剂诱发的Ca2+振荡实验中影响Ca2+释放的两个因素:(a)三磷酸肌醇(IP3)抑制Ca2+从内质网ER中释放.(b)IP3通过Gq作用磷酸酶C促使Ca2+从ER释放.模型假设ER上IP3 受体是相互独立的亚基组成的四聚物,每个亚基可以结合Ca2+和IP3.IP3受体/Ca2+通道的缓慢恢复到稳定状态是钙对自身释放抑制的原因.钙振荡的关键是最大Ca2+依赖性IP3的进入速率(v6)和IP3的衰减时间常数(v7)的比值:Ⅰ当v6/v7<0.28,不振荡;II当0.28<v6/v7<0.572振荡;III当v6/v7>0.572由振荡状态快速恢复到稳定状态.
推荐文章
采用面包酵母制备三磷酸肌醇和四磷酸肌醇的研究
面包酵母
植酸酶
三磷酸肌醇
四磷酸肌醇
钙调神经磷酸酶对钙化细胞Ⅰ型三磷酸肌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细胞钙化
钙调神经磷酸酶
Ⅰ型三磷酸肌醇受体
环孢霉素A
磷酸肌醇系统与缺血性心律失常
IP3
心律失常
Ca3+浓度
三磷酸肌醇与川芎嗪通过钙通道影响肝癌耐药细胞内药物蓄积
川芎嗪
三磷酸肌醇
多药耐药
多柔比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磷酸肌醇影响钙释放的两个作用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IP3 Ca2+振荡 振荡参数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8,4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3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515.2001.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华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95 1147 18.0 31.0
2 齐欢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160 1700 22.0 32.0
3 吴鸿修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 18 156 6.0 12.0
4 陈良怡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 8 122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P3 Ca2+振荡 振荡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515
51-1258/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6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7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