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酵母双杂交系统创建以来,已经成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用于各个生物学研究领域,揭示了大量未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在经典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基础上,针对其局限性,相继提出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如:双(多)筛选法,SOS富集系统,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单杂交系统,逆向双杂交系统,等等。本文将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叙述。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已经成功地运用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DNA、PNA、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推荐文章
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酵母双杂交系统
DNA结合结构域
转录激活结构域
酵母交配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GbVWR互作蛋白
黄萎病
海岛棉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筛选
霜霉菌侵染后葡萄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
霜霉菌
葡萄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蛋白
人PIF1解螺旋酶
PINT功能域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发展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技术 酵母双杂交系统 单杂交系统 逆向双杂交系统 三杂交系统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2
页数 9页 分类号 Q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静仪 中山大学生物工程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酵母双杂交技术
酵母双杂交系统
单杂交系统
逆向双杂交系统
三杂交系统
蛋白质
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季刊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研究院
出版文献量(篇)
127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