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模型和算法存在的某些不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BP算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取心井分析资料和专家解释结果确定区块微相类型,采用最小决策规则对模式特征指标和典型样本进行筛选,建立各类沉积微相标准模式库.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测井曲线和地质参数转化为图像模式,由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和记忆曲线所表征的小层模式特征.用遗传和BP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所得的神经网络稳定,学习收敛速度快,同时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和推广能力.对于过渡性微相在识别中存在的多解性,在小层对比基础上,参照邻井同层微相识别结果,在大环境下依据区块地质规律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方法确认和修正微相识别类型,保证平面沉积相和小层单井相的一致性.此模型对解决沉积微相自动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大庆萨北油田15口井进行了资料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沉积微相识别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沉积微相
神经网络
识别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辫状河测井沉积微相识别
测井解释
辫状河
沉积微相
支持向量机
鄂尔多斯盆地
大庆长垣某区块沉积岩石微相识别方法
测井曲线
沉积岩石微相
逐步判别法
岩相
三角形图
基于遗传算法和BP模糊神经网络的红外步态识别
BP模糊神经网络
红外
步态识别
多分类器融合
遗传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遗传—BP算法和图像处理的沉积微相识别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沉积微相 自动识别 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BP算法 遗传算法 测井曲线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9
字数 43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2.03.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4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微相
自动识别
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BP算法
遗传算法
测井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