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寻找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设计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方法合成了8个新的衍生物,结构经IR、1H-NMR和MS确证,并进行离体主动脉条和离体气管螺旋条药理实验.结果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血管扩张作用和支气管扩张作用,其中,Ⅸc的血管扩张作用优于对照药维拉帕米,Ⅸa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强于对照药氨茶碱.结论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有可能开发成为新型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推荐文章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男性精子质量及功能的影响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精子质量
精子活力
观察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神经性聋豚鼠疗效的研究
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神经性聋
银杏叶
耳蜗
听性脑干反应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药
心力衰竭
米力农
心律失常
磷酸二酯酶3:药物开发的新靶点
磷酸二酯酶
神经保护
脑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 合成 血管扩张作用 支气管扩张作用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新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7,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14.5
字数 40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108.2002.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平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78 395 12.0 16.0
2 赵燕芳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38 176 9.0 12.0
3 王钝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15 92 6.0 9.0
4 刘兴君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5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
合成
血管扩张作用
支气管扩张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双月刊
1005-0108
21-1313/R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103号
8-101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6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