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考察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分布、包封率和加速实验稳定性;建立脂质体中柔红霉素含量测定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方法;考察脂质体在Hepes缓冲液(pH 7.5)和大鼠血清中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制备的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高(>85%)、稳定性好,平均粒径为56.3 nm,体外释放慢;长循环脂质体的T1/2α和AUC分别是注射剂的17.6和96倍.结论制备的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药剂学性质稳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优于注射剂,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推荐文章
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柔红霉素
长循环脂质体素
硫酸铵梯度法素
体外释放
汉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汉黄芩素
脂质体
体外释药
药代动力学
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
脂质体
替加氟
约代动力学
生物材料
齐墩果酸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齐墩果酸
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药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长循环脂质体 柔红霉素 包封率 体外释放 药代动力学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3.42|R969.1|R917.401
字数 4419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321/j.issn:0513-4870.2002.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强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227 1839 22.0 32.0
2 齐宪荣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67 521 13.0 20.0
3 张华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166 793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97)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循环脂质体
柔红霉素
包封率
体外释放
药代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学报
月刊
0513-4870
11-2163/R
大16开
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
2-233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4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89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