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你知道计算机“无故”被破坏的元凶是谁吗? 某用户的计算机“不知不觉”地坏了。经检查是机内EPROM集成电路芯片被击穿。芯片为何被击穿?竟查不出原因。真奇怪! 其实说怪也不怪,这就是“无形破坏者”——人体携带的静电而为。只是当场没有将其“捉住”,事后又没找到“证据”而已。静电放电不仅能够干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还常常会击穿机内的集成电路芯片使其陷于瘫痪。而这种破坏相当迅速、隐蔽、巧妙,人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事后查无实据,所以我们只好称它为“无形破坏者”。“无形破坏者”的破坏行为只能采用推理的方法认定:人体所带的静电电压一般都很高,有时会达上万伏,甚至几万伏、十几万伏。我们平时穿、脱
推荐文章
集成式计算机芯片水冷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芯片
水冷
压电泵
散热器
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机房
静电防护技术
防静电方法
微型计算机常用接口芯片应用
微型计算机
微机控制系统
接口芯片
工业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防止计算机芯片被静电击穿
来源期刊 中小学电教:学生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计算机 芯片 静电 集成电路
年,卷(期) 20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1页 分类号 TP3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维群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机
芯片
静电
集成电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伙伴
月刊
长春市湖园路1号
出版文献量(篇)
153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