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型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和微通道板相比具有高增益、无离子反馈、制备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介绍了微球板电子倍增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微球板基体的形成技术是微球板制备的关键技术,论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微球板基体烧结过程中的烧结速率.并采用自行设计组分的高铅玻璃,用立式炉成珠设备进行了玻璃微珠的制备,探索了微球板制备过程中玻璃微珠的分级技术、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成型工艺和技术.制备出基本满足要求的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给出了制造的样品和文献上样品结构的SEM对比照片,最后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验的结论.
推荐文章
电子倍增器的加速试验方法及其寿命预测研究
电子倍增器
加速退化试验
寿命预测
可靠性
新一代二维通道电子倍增器的薄膜连续打拿极
微通道板
连续打拿极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二次电子发射
应用于气体电子倍增器的电子学板研制
气体电子倍增器
电子学板
高速信号完整性
阻抗匹配
电磁屏蔽
硅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
微通道板
长径比
打拿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制备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球板 微通道板 烧结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4-6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144
字数 2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3.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景全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24 327 8.0 17.0
2 李野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68 297 9.0 13.0
3 姜德龙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25 153 6.0 10.0
4 端木庆铎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56 241 8.0 12.0
5 富丽晨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9 96 5.0 9.0
6 王国政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51 208 8.0 11.0
7 王新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42 87 5.0 6.0
8 吴奎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16 102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球板
微通道板
烧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