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实践中发现,微结构气体探测器(M PGD)遇到三方面挑战:打火时放电电流的抑制与稳定运行、单元面积增大后的生产工艺以及孔型结构带来的探测位置重建偏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M PGD——栅型气体电子倍增器(Groove).使用3种不同几何尺寸的栅型电极,在不同气体中对8.04 keV铜靶X射线的能谱进行测量,以检验探测器性能.与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探测器信号主要来自雪崩产生的离子.能谱测量结果显示:栅极狭缝宽度0.2 mm、厚度0.8 mm的探测器增益和能量分辨率好于其他尺寸的探测器;在93%Ar+7%CO2中运行时,探测器增益与分辨率两项指标稍好于在95%A r+5%C H4中.测量得到的探测器增益最高可达3×104左右,能量分辨率最高可达15.6%.
推荐文章
电子倍增器的加速试验方法及其寿命预测研究
电子倍增器
加速退化试验
寿命预测
可靠性
应用于气体电子倍增器的电子学板研制
气体电子倍增器
电子学板
高速信号完整性
阻抗匹配
电磁屏蔽
基于读出条读出的二维位置灵敏气体电子倍增器的研制
读出条
气体电子倍增器
位置分辨
模拟读出
基于气体电子倍增器原理的高能X射线工业CT气体探测器
高能X射线工业CT
气体电子倍增器
闪烁体探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栅型气体电子倍增器的研制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气体电子倍增器 能量分辨 X射线探测 耐打火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先进气体探测器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5-98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20.youxian.00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倩 52 218 9.0 13.0
2 刘宏邦 9 16 2.0 4.0
3 郑阳恒 5 8 2.0 2.0
4 陈石 8 62 5.0 7.0
5 刘熙文 3 0 0.0 0.0
6 封焕波 3 0 0.0 0.0
7 沈文涵 1 0 0.0 0.0
8 董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1 0 0.0 0.0
9 焦信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气体电子倍增器
能量分辨
X射线探测
耐打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