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新技术革命形势的感召下,作者结合职务进修理论学习,对中学劳动技术教学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研究,在《劳动技术·电子技术》活动课的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也在相关类的比赛中频频得奖。笔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思维科学理论总结这些教学经验,试图说明劳技学科对学生理性素质迅速提高的责任,指出在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中普遍存在轻视劳技课的观念和现象。阐述从青少年思维、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培育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理论依据,介绍自己行之有效的“浓缩法”、“黑箱法”、“比喻法”等教学技巧,探讨劳技教材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劳技教师本身的理性素质提高的必要性,从而对劳技学科提高学生理性素质的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的探讨。
推荐文章
新课改下的中学劳技课堂的教学探讨
新课改
农村
中学劳技
课堂教学
如何在劳技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动技术
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
自主学习
求异思维
动手实践
初中劳技课教学的基本思路探究
劳技课
教学
思路
综合性
实践
中学劳技实验教学初探
创新
改革
贴近生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劳技学科对提高学生理性素质的作用的探讨
来源期刊 思维科学通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中学 劳动技术教学 心理学理论 思维科学理论 学生 理性素质 创造性思维 师资队伍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B8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学
劳动技术教学
心理学理论
思维科学理论
学生
理性素质
创造性思维
师资队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维科学通讯
季刊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图
出版文献量(篇)
43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