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教育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情感心理与性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方法的适合性.方法:运用认知学习、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心理教育与辅导的原理,采用知识讲授、行为指导、情景扮演、互助讨论、自我发现与完善等启发指导性、互动性、情景式的综合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育.结果:大学生对课程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持积极肯定性(很满意、较满意)评价者分别为90.5%、65.0%和83.4%,认为总体效果很满意、较满意者达92.8%;其中"情景互动式"的"心理情景剧"教学内容和形式最优选择频数加权总和排序为第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11项积极的建设性意见.结论:课程教育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启发指导性、互动性、情景式的综合教育方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情感心理与性心理健康发展.课程教育中应注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成效.
推荐文章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大学生
积极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学生情感心理与性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方法探讨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学生 情感心理 性心理 课程教育方法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教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5.6
字数 3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64.2003.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家声 东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12 143 6.0 11.0
2 戴兆骏 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3 4 2.0 2.0
3 赵波 东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14 182 4.0 13.0
4 邓旭阳 东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19 211 8.0 14.0
5 郭晋林 东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7 92 4.0 7.0
6 伍耀豪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学生
情感心理
性心理
课程教育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264
32-1647/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265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