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冬枣黑腐病为冬枣果实在贮藏中发现的主要病害,本研究表明其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实腐茎点霉(Phoma destractiva plowr)以及壳梭孢属的Fusicoccum sp..此三种病原菌可以单独或混合侵染.本试验通过抑菌圈法,用六种抑菌剂对黑腐病混合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戴挫霉、科博、喷克、恩威植物提取液在试验的浓度下对该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必备、亚硫酸氢钠在该试验浓度下对该菌没有作用.
推荐文章
冬枣黑疔病病原菌毒素致病机制研究
病原菌
毒素
冬枣
致病机制
冬枣黑疔病病原菌鉴定
冬枣
黑疔病
病原菌鉴定
甘蓝品种黑腐病抗性试验
甘蓝
品种
黑腐病
冬枣采后浆胞病定性研究
冬枣
采后
浆胞病
病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枣黑腐病抑菌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冬枣 黑腐病 杀菌剂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03.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云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57 3241 29.0 44.0
2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91 5167 37.0 54.0
3 申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04 1438 20.0 31.0
4 生吉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94 1542 22.0 34.0
5 任文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 33 2.0 2.0
6 周刚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 19 1.0 1.0
7 刘一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 4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枣
黑腐病
杀菌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