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微观上系统分析了电致伸缩效应、逆压电效应和铁电效应的位移机理,表明:三种效应的位移机理是根本不同的;压电陶瓷执行器的位移主要是由逆压电效应、铁电效应所引起的,电致伸缩效应对位移的贡献极其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单纯的逆压电效应是线性的,而铁电效应则是迟滞非线性的.指出了非180°电畴转向与转向的不完全可逆,分别是造成压电陶瓷执行器非线性和迟滞的根本原因.通过实验研究了驱动电压幅值、驱动电压频率、驱动循环次数及晶片厚度对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和非线性的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PI模型的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特性建模
PI迟滞模型
动态迟滞元
动态迟滞特性
压电陶瓷执行器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压电陶瓷微位移执行器动态迟滞建模
动态迟滞模型
混合神经网络
压电陶瓷执行器
RBF神经网络
压电陶瓷执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实时仿真
xPC Target
S-Function Builder
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特性的广义非线性Preisach模型及其数值实现
压电陶瓷
执行器
迟滞特性
广义非线性Preisach模型
建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与非线性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执行器 压电陶瓷 迟滞 非线性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自动化技术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21
字数 3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924X.2003.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宝元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8 1967 23.0 36.0
2 董维杰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0 585 12.0 20.0
3 崔玉国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4 261 9.0 14.0
4 杨志欣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 262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执行器
压电陶瓷
迟滞
非线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