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HBeAg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eAg有相互作用的蛋白的基因.将HBeAg编码基因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双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并测序.结果通过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中有1个未知基因,命名为E-36.结论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HepG2细胞中扩增出E-36新基因的完整序列并克隆到另一酵母表达载体pGADT7中,并用体外免疫共沉淀方法再次验证了HBeAg与E-36新蛋白之间有结合作用,为HBeAg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推荐文章
恶性疟原虫新的PDZ包含蛋白编码区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PDZ结构域包含蛋白
人肝细胞癌相关新基因的筛选
癌,肝细胞
DNA,环状
癌基因
基因,同源盒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BeAg蛋白结合蛋白E36的上调基因
E36基因
HepG2细胞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反式调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细胞内与HBeAg结合的新蛋白编码基因E-36的筛选与克隆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E抗原,乙型 基因 双杂交系统技术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7-10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63
字数 26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3.12.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E抗原,乙型
基因
双杂交系统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068
相关基金
军队杰出人才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