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发夹状核酶结构中G 11 特定核苷酸对于其体外切割活性的影响,用 32 P标记长度为267nt含有乙型肝炎病毒C区pKC的体外转录物作为靶RNA,把合成的G 11 位突变的发夹状核酶基因片段克隆入自剪切核酶载体p1.5内形成pHpRz;利用 32 P标记pHpRz的体外转录物,凝胶电泳进行核酶的鉴定和纯化.把未标记的各种核酶与同位素标记的靶RNA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切割反应,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分析反应结果.切割结果显示与底物的靶序列完全互补的发夹状核酶具有最高的切割活性,随着与靶序列的互补能力降低发夹状核酶的切割活性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这表明发夹状核酶结构中的G 11 位点对于发夹状核酶的切割活性不是必需的,所以与发夹状核酶的G 11 位点相对应的靶序列的选择不受此位点的限制.
推荐文章
Bridge Sequence对M1GS核酶体外切割活性的影响
桥序列
M1GS
体外切割
核酶P
PDGF受体β亚单位2个不同切割位点核酶的体外切割效率的比较
核酶
PDGF受体β亚单位
体外转录
体外切割
发夹状核酶研究进展
核酶,发夹状
基因治疗
Ⅰ、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核酶对靶RNA的体外切割活性的研究
前胶原基因
核酶
体外活性
成纤维细胞
瘢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夹状核酶G11 突变对体外切割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自然科学进展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发夹状核酶 酶反应动力学 点突变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07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
字数 35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008X.2003.04.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夹状核酶
酶反应动力学
点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科学进展
月刊
1002-008X
11-3852/N
大16开
北京市
80-21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79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