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检测一板层状鱼鳞病家系中患者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突变.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PCR扩增该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并行DNA测序.结果 患者皮肤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完全缺失.PCR结合DNA测序发现患者该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异常:第604位碱基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使第202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Q)变为终止密码(R202X),导致其编码的蛋白缺失了C端的615个氨基酸.其父母皆为杂合子.结论板层状鱼鳞病患者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完全缺失,是其转谷氨酰胺酶1基因的无义突变,引起编码的蛋白缺陷.
推荐文章
一家系板层状鱼鳞病TGM1基因突变分析
板层状鱼鳞病
转谷氨酰氨酶1
基因
突变
蛋白质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研究进展
蛋白质
糖基化
转谷氨酰胺酶
板层状鱼鳞病患者感染水痘1例
板层状
鱼鳞病
脓疱
水痘
定点突变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条件和在酶法合成谷氨酰胺中的应用
谷氨酰胺
酶催化
谷氨酰胺合成酶
腺苷酰化位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层状鱼鳞病患者转谷氨酰胺酶1活性缺失及其基因突变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鱼鳞病,板层状 转谷酰胺酶 密码子,无义
年,卷(期) 2003,(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7-4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1
字数 2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412-4030.2003.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127 847 13.0 26.0
2 汪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2 213 10.0 13.0
3 朱学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57 1991 20.0 31.0
4 涂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45 1454 16.0 29.0
5 杨海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6 201 9.0 12.0
6 卜定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108 881 15.0 24.0
7 马铁牛 天津长征医院皮肤科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鱼鳞病,板层状
转谷酰胺酶
密码子,无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