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没有数字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旧的光点模拟地震纸剖面和胶片?如何重新对比解释,重新处理和储存这些资料(包括在上面作过手工解释的地震纸剖面)?如何解决硬拷贝的地震剖面只能阅读而不能进一步处理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从而使老剖面、老胶片的重新处理和重新解释成为可能,即利用图形图象处理技术,首先对由扫描纸剖面得到的光栅图象上的地震波形进行预处理、细化、识别和提取,并转化为数字资料,若再重新格式化为标准的SEG-Y格式,则可以进一步用来处理和解释.通过对该技术应用于实际旧剖面所取得的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数字化的地震剖面上,原剖面的特征面貌得到有效恢复,可见,该技术用于旧地震剖面的重建是行之有效的.
推荐文章
循环式燃油系统压力波形特征的自动识别
燃油系统
波形识别
故障诊断
车牌自动识别的算法研究与实现
车牌定位
字符分割
字符识别
算法思想
算法实现
地震记录的终极地质解释——试论从地震波形剖面到波阻抗剖面的转换
地震记录道
地震子波
反射系数
子波提取
地震波形剖面
波阻抗剖面
转换
勘探成功率
基于变换域的调制类型自动识别
傅里叶变换
希尔伯特变换
决策理论
调制类型的自动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剖面波形的自动识别与提取
来源期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计算机图象处理(520·6040) 地震剖面 扫描 图象处理 识别 波形提取 数字化
年,卷(期) 2003,(1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与技术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12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91.41|P631.443-39
字数 2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961.2003.1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玉平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5 12 2.0 3.0
2 陈世军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20 98 5.0 8.0
6 颜世磊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机图象处理(520·6040)
地震剖面
扫描
图象处理
识别
波形提取
数字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月刊
1006-8961
11-3758/TB
大16开
北京9718信箱
82-831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06
总下载数(次)
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