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复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法失败伴受精不良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预后.方法 收集1999年10月到2002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IVF技术治疗至少1个周期以上失败伴受精率低于50%的23例(31个周期)女性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以后的治疗周期采用ICSI治疗方法.同时选择2001年10月到2002年8月因男性因素不育而行ICSI的30例(32个周期)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采用常规超排卵治疗长方案治疗,成熟的卵母细胞行单精子显微注射.结果 两组平均获卵数和受精率、四、六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但八细胞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IVF失败组分别为:26.6%、7.5%、21.4%,男性因素不孕组分别为:35.8%、18%、4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比较失败组自身前后两种不同受精方法的实验室情况.IVF的受精率,四、六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但八细胞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IVF失败组分别为:26.6%、7.5%、21.4%,男性因素不孕组分别为:35.8%、18%、4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比较失败组自身前后两种不同受精方法的实验情况.IVF的受精率,四、六、八细胞卵裂率分别为48.1%、35.4%%、29.9%、26.8%.ICSI的分别为68.9%、53.7%、29.9%、26.6%.其受精率及四细胞卵裂率有显著差异,六、八细胞卵裂率无差异.结论ICSI可提高反复IVF-ET失败伴受精不良患者受精率,并使部分患者妊娠,但其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相对单纯男性因素行ICSI者较低.提示反复IVF-ET失败伴受精不良者可能存在某种配子异常,显然ICSI可使卵子受精,但配子的异常使胚胎的发育受到损害,降低了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推荐文章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代安全性的评估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代
染色体异常
先天畸形
生长发育异常
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结局分析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
附睾穿刺取精
睾丸穿刺取精
临床妊娠率
体外受精和卵胞浆单精子注射完全受精失败的临床因素分析
体外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完全受精失败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多原核合子发生的相关研究进展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多原核
极体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复体外受精方法失败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预后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显微注射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生殖医学与计划生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7,1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49.82
字数 26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534.2003.03.07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远辉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7 21 2.0 4.0
2 杨嫦玉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3 34 4.0 5.0
3 杨如春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3 8 2.0 2.0
4 卢智勇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卵母细胞
显微注射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月刊
1006-9534
11-3743/R
大16开
北京市100039信箱651分箱
80-41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32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