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和透明度.外观性状是稻米商品品质的第一要素,直接影响稻米的商品价值.中国杂交稻以产量高著名,但常因品质欠佳,尤其是外观品质差而影响杂交稻的推广应用.杂交稻汕优63是中国最著名的杂交稻组合,也因品质欠佳而不能持续应用.本研究构建了三个遗传群体,对稻米外观性状进行了经典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并试图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手段改良我国三系杂交稻著名保持系"珍汕97B",以期提高杂交稻汕优63的品质并使之持续应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整合已发表的分子遗传图谱和基因组数据库,选用45个与外观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在珍佳群体和广佳群体中进行稻米外观性状分子连锁群重建,并用区间作图法对稻米外观性状进行QTL分析.研究表明:在珍佳群体中,检测到9个与稻米外观性状相关的QTL,其中5号染色体的RM169-RM516是粒宽、长宽比、垩白和腹白的共同座位,贡献率分别为10.9%、14.9%、12.0%和14.2%;7号染色体RM214、8号染色体RM339都是垩白和腹白的共同座位,贡献率分别为9.4%和10.0%、11.0%和12.1%;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长宽比基因座位RM347,贡献率为10.3%.在广佳群体中,检测到5个与稻米外观性状的QTL,其中5号染色体RM169-RM516是粒宽、垩白和腹白性状的共同座位,贡献率分别为9.0%、12.5%和13.6%;8号染色体的RM264-RM80是粒宽与长宽比共同座位14.7%与13.4%.外观性状QTL及其效应值分析表明:稻米粒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粒宽与垩白和腹白呈正相关,长宽比与垩白和腹白呈负相关.除RM214座位外,在其它各来自佳辐占的QTL座位基因型对稻米的粒宽比、垩白和腹白的贡献都着正效作用.以优质早籼稻佳辐占为稻米外观性状优良基因供体亲本,三系杂交稻著名保持系珍汕97B为受体亲本,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将与外观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组目标区间回交渗入稻珍汕97B的基因组背景重改良其稻米的外观性状.本研究以佳辐占RM169-RM516区间为主要的目标区间,该区间长度约为800kb.控制稻米外观性状:粒宽、长宽比、垩白和腹白;以RM214(垩白和腹白)、RM339(垩白和腹白)为目标性状基因型的辅助选择标记.选用70个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SSR标记鉴定轮回亲本基因组背景.经3次回交,3次选择,获得19个中选个体,其平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和腹白率分别为6.06±0.04mm、2.50±0.02mm、2.43±0.02、29.5 ±2.7%和29.4±2.7%,轮回亲本基因组纯合度平均达98.22%.粒宽、垩白率和腹白率比珍汕97B分别减小了0.17mm、34.9%和34.5%,长宽比增加了0.19,分别占双亲差值的25.37%、54.79%、54.57%和10.50%.中选群体的粒宽和长宽比得到明显的改良,垩白和腹白得到显著改良.其中13BC2-3BC3个体粒长6.04mm、粒宽2.43mm、长宽比2.49、垩白率2.5%、腹白率2.5%,粒长和长宽比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垩白率达一级优质米标准(NY122-8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利用回交和MAS技术改良珍汕97B的白叶枯病抗性
回交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卵形鲳鲹基因组调研及其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
卵形鲳鲹
基因组
核苷酸重复基元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信息开发玉米H99自交系特异分子标记
玉米H99自交系
高通量测序
电子PCR
多态性SS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子标记辅助渗入佳辐占基因组约800kb区间定向改良珍汕97B外观品质
来源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学科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外观性状 数量性状座位 微卫星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3-45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16X.2004.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良荣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183)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稻米外观性状
数量性状座位
微卫星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植物育种
半月刊
1672-416X
46-1068/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84-2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72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42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