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引起肝硬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回顾40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资料,对合并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40例中21例以肝功能受损为首发症状.②肝脏受累的患者较年轻,平均年龄为20.3岁;神经系统受累的平均年龄为23岁(P<0.05).③肝脏大小平均为肋下2.2cm,脾脏大小平均为肋下2.7cm,WBC为2.8×109/L,PLT为46×109/L.④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提示食管静脉曲张阳性率为27.5%(11/40),40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3例(7.5%),均有肝硬变表现,其中大出血1例.结论: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是本病最常见的合并症,脾切除手术能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
推荐文章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67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诊断
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18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K-F环
铜蓝蛋白
肝豆状核变性37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肝硬变40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肝胆胰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变 门静脉高压症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7.3
字数 2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54.2004.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瑜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10 13 2.0 3.0
2 梁启新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13 8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变
门静脉高压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月刊
1007-1954
33-1196/R
大16开
浙江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601室
3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