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五水硝酸铟和乙酰丙酮为原料,以无水氯化锡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用提拉法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DTA-TG、XRD、SEM、四探针电阻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相转变过程、物相、表面结构、微区形貌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ITO透明导电薄膜是完全可行的.ITO薄膜具有由多个粒子堆积而成的多孔微观结构,其晶体结构为立方锰铁矿结构,[111]为明显的择优取向,经过5次镀膜后其厚度在150 nm以下,薄膜的方电阻为110 Ω,其电阻率约为1.65×10-2 Ω*cm.薄膜的透光率在90%以上.
推荐文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ZAO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进展
溶胶-凝胶法
氧化锌铝(ZAO)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
中红外透明导电ITO薄膜的制备
射频磁控溅射
ITO薄膜
霍尔迁移率
光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薄膜的工艺与表征
氧化锆薄膜
溶胶–凝胶法
无机盐
膜层状态
表征
柔性CuS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化学浴沉积
硫化铜
柔性
透明导电薄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ITO薄膜 溶胶凝胶 结构表征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83
字数 2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536.2004.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晶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135 1341 19.0 27.0
2 李芝华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54 553 13.0 20.0
3 任冬燕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15 164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TO薄膜
溶胶凝胶
结构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双月刊
1004-0536
43-1109/TF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解放中路199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1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