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技术对重复性搬举所致的竖脊肌疲劳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13名自愿者100次搬举8 k负荷至腰部高度的EMG波幅分析和搬举前后2次静态实验EMG信号快速傅立叶转换(FFT)后的频谱变化分析对竖脊肌疲劳进行评估.结果100次动态搬举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EMG平均波幅逐渐上升,T10右竖脊肌和L3左竖脊肌平均波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T10左竖脊肌和L3右竖脊肌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频截距在T10右竖脊肌、T10左竖脊肌、L3右竖脊肌、L3左竖脊肌均有下降.T10右竖脊肌中频截距下降了2.0%,与搬举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T10左竖脊肌、L3右竖脊肌和L3左竖脊肌分别下降了10.9%、29.9%、27.9%,与搬举前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100次搬举后平均功率频率截距在L3左竖脊肌下降了9%,与搬举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部位下降不明显.结论重复性的搬举可导致竖脊肌疲劳,L3部位比T10部位更容易疲劳;用中频截距的下降评价肌肉疲劳比用平均功率频率截距下降更敏感.
推荐文章
基于表面肌电的肌肉疲劳检测系统研究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放大电路
健康监护
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判别研究进展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非线性
基于低频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度研究
表面肌电信号
肌疲劳
电刺激
近似熵
功率谱
肌肉疲劳过程中电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小波分析
疲劳
电诱发
表面肌电信号
小波变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复性搬举作业所致背部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肌电描记术 肌疲劳 搬举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2-4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4.06.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肉骨骼系统
肌电描记术
肌疲劳
搬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月刊
1001-9391
12-1094/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6-5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37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