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较为单纯的作品和作品局部的比兴、象征之义,往往是"一义"的,不宜用"多义性"原理调和各种歧解.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指的是较为复杂作品的整体意义之丰富性.它为批评一度颇为盛行的单一"主题"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多义性"潜在于作品之中,并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中得以展开,呈现出或显或隐、或被接受或被拒斥的复杂情况.它也是优秀文学作品历久弥新、具有"永久的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幼儿文学作品语言修辞艺术分析
幼儿
文学作品
语言修辞艺术
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立足于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
文学审美
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
语文教师
形象
学生
幼儿文学作品阅读的指导策略
幼儿文学
经典阅读
指导策略
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
来源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复杂作品 多重意义 潜在 展开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I06
字数 97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杂作品
多重意义
潜在
展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季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