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评价突变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E7锌指结合区后HPV16E7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将构建的野生型(pcDNA3.1/16E7)和突变型(pcDNA3.1/16ME7)DNA疫苗经肌肉免疫C57BL/6小鼠,分离脾单个核细胞,用E7特异性多肽刺激后,测定E7特异性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同时以未加E7多肽组作对照组.结果经E7特异性多肽刺激后,pcDNA3.1/16ME7产生IL-2的斑点数明显高于pcDNA3.1/16E7、pcDNA3.1和空白对照组.pcDNA3.1/16ME7的斑点数是pcDNA3.1/16E7的5倍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cDNA3.1/16ME7产生的IFN-γ是pcDNA3.1/16E7的2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LDH结果显示在E:T为45:1时,pcDNA16/E7、pcDNA16/ME7、pcDNA3.1及未经免疫的小鼠4组之间CTL细胞杀伤率分别为(28.7±1.2)%、(55±2.2)%、(12.5+2.0)%和(11.5±1.2)%,前两组与后两组中任一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前2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而未加E7多肽组,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突变HPV16E7锌指结合区能显著增强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是提高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策略之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突变型与野生型HPV16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DNA疫苗 突变 细胞免疫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4-5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头瘤病毒
DNA疫苗
突变
细胞免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