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在中学生物质滥用及预防HIV/AIDS的健康教育中的效果,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由重庆医科大学一年级大学生以同龄人的身份,对重庆市2所中学高一年级8个班共370名中学生进行8个学时的物质滥用及预防HIV/AIDS的健康教育,并及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中学生对"偶尔尝试滥用物质可能上瘾"的认识由教育前的77.92%提高到了受教育后的85.9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认为"使用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用过的抽水马桶会感染HIV",接受教育后,中学生对该选项的正答率提高到了60.54%.健康教育前中学生中抽烟与饮酒的学生分别有141人和286人,经教育后抽烟与饮酒的中学生分别降至50人与134人.结论通过健康宣传教育,中学生对物质滥用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认知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抽烟与饮酒的学生人数均有明显下降.对中学生进行以学校为基础的同伴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形式.
推荐文章
环保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生物教学
渗透
环保意识
关于目前中学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中学生物实验课
教学
思考
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物教师
生物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伴教育在中学生物质滥用干预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卫生教育 评价研究 学生 物质滥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健康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79
字数 28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17.2004.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静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教研室 53 521 12.0 19.0
2 周燕荣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教研室 75 943 17.0 28.0
3 李桂蓉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教研室 5 35 4.0 5.0
4 王昌龄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教研室 5 38 4.0 5.0
5 黄鹏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教研室 5 23 3.0 4.0
6 蒋运春 3 4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卫生教育
评价研究
学生
物质滥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学校卫生
月刊
1000-9817
34-1092/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26-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15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124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