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大豆蛋白及纤维素双层微包埋之益生菌可比一般不经包埋或单层包埋之益生菌具有更高之储存及热稳定性,且对胃酸、胆酸盐之耐受性及二次加工稳定性亦具有更好的效能.双层包埋益生菌因受包埋物质之保护作用,可耐受胃部酸性环境而于中性肠道中释放出來,因此在原料及产品质量检测时溶离缓冲溶液的组成、pH及震荡时间等皆会影响分析结果.但是此种双层包埋技术也同時影响活菌测试結果,使用传统技术往往无法将活菌适当释放,致使所得数据往往偏低,而不同方法间之分析结果差距可达10-100倍.本研究因此比较不同溶离条件,期能正确分析双层包埋之益生菌之总菌数.结果发现需使用含有介面活性剂之中性溶离缓冲溶液,並经适当震荡操作将包埋之乳酸菌充分释放始能得到稳定准确数值.其操作条件及相关参数关系应可成为未来类似乳酸菌产品检验之参考.而经此技术测试也证明双层包埋益生菌在实际应用上,如果汁、饮料、巧克力等食品中添加的确具有良好储存稳定性.
推荐文章
双层包埋型益生菌制品检测方法的研究
包埋
益生菌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检测
微胶囊包埋技术在益生菌制品中的应用
益生菌
微胶囊
挤压
乳化
微胶囊包埋技术在益生菌制品中的应用
益生菌
微胶囊
挤压
乳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层包埋益生菌之检测技术及应用
来源期刊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关键词 益生菌 乳酸菌 双层微包埋 总菌数分析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检测与其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4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78.2004.z1.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天鸿 2 31 1.0 2.0
2 李淑绫 1 1 1.0 1.0
3 陈禧莹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生菌
乳酸菌
双层微包埋
总菌数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科技
月刊
1673-9078
44-1620/TS
大16开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3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87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