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的方法在人工心脏瓣膜热解碳材料表面制备氧化钛薄膜, 研究其对抗凝血性能的改善情况, 以探索新型的人工瓣膜材料.对样本分别进行体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和动物体内试验以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表明, 相比较传统的热解碳材料而言, 氧化钛薄膜处理过的材料上黏附的血小板数目和聚集的血小板团数均明显减少, 且血小板伪足数目亦明显减少.动物体内试验亦表明有氧化钛薄膜的样本表面形成的血栓较传统的热解碳材料要少, 且没有热解碳材料表面有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形成.研究结果显示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的氧化钛薄膜, 其抗凝血性能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热解碳材料, 很可能成为新一代的人工瓣膜材料.
推荐文章
离子束辅助对真空电弧沉积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特性的影响
离子束辅助沉积
二氧化钛薄膜
氮掺杂
光催化
离子束辅助沉积碳膜抑制栅电子发射研究
钼栅极
电子发射
离子束辅助沉积
不同N/C比纳米碳氮膜对多壁碳纳米管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离子束辅助沉积
沉积CNx薄膜的MWCNTs
抗凝血性能
血小板黏附
动态凝血时间
激光诱导热解碳表面微结构及抗凝血性研究
激光技术
抗凝血性
微结构
热解碳
血小板粘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束辅助沉积氧化钛对改善热解碳抗凝血性能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氧化钛薄膜 血液相容性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3-12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TB43
字数 2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4.05.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 41 115 6.0 10.0
2 陈安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 27 129 8.0 10.0
3 赵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 86 412 11.0 15.0
4 蒋振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 12 59 4.0 7.0
5 徐德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 50 178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心脏瓣膜
氧化钛薄膜
血液相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