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场全民性的社会大运动。“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则演绎了这场运动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剧。本文用群体心理学的视角,从群体的“人”、领袖的“人”和真正的“人”三方面分析“文革”中群体、领袖和个人之间的内在互动及相关原因,以便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解构“文革”时代,去感估“文革”一代。
推荐文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老年心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
老年心理健康
积极情绪
积极性格
积极社会环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团体心理辅导初探
荣誉感
满足感
希望
人际交往
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
教师
素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学视角下新闻的有效传播分析
心理学
新闻学
有效性传播
具体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群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文革”一代
来源期刊 党史博采:理论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群体心理学 “文革” “人”
年,卷(期) 200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K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群体心理学
“文革”
“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史博采(下)
月刊
1006-8031
13-1117/D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65号
18-70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922
论文1v1指导